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不同的研究者会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应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不同的政策现象,而不同的公共政策实践亦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这就使得对公共政策概念的解释遇到一些麻烦。在学术领域,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歧义颇多,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界定和彼此的认同。这里我们只提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并加以适当的讨论。行政学鼻祖,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先生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哈罗德·拉斯维尔()在创立政策科学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Easten)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罗伯特·艾斯顿()在《公共政策的思路:对政策领导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从广义上讲”,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查德·罗斯()在《英国的政策制定》(1969年版)一书中提出,不该把公共政策只看作某个孤立的决定,而应把它看作是由“或多或少有联系的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及这些活动对有关事物的作用和影响。斯图亚特·内格尔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叶海卡·德罗尔在《公共政策再审查》(1989年版)一书中指出,政策制定作为“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两个主要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意识。”其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政治理论。从在方案间进行选择的角度而言,德罗尔认为政策作为一种理念,可以从重商主义者关于商业方面的论著中得到启示。台湾学者伍启元先生在《公共政策》(1985年版)一书中提出,“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将来取向的;公共政策是目标取向的;公共政策是与价值有密切关联而受社会价值所影响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公共政策是具有拘束性而受大多数人接受的行动指引。”以上我们列举并讨论了有关文献中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公共政策的定义。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对公共政策具体定义的探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并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认为对公共政策定义的基本把握还是很有必要的。上述中外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界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即从多种角度看公共政策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我们并非是想完成大一统的工作,而是只想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如果需要对公共政策进行定义的话,似乎可以把其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有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二、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弗雷德·弗罗霍克在《公共政策》一书中从政治行动的类型分析入手对公共政策的含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什么是政治?从学术层面上来看,近些年来,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1、权力与控制视政治为一个强制性模型,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认识。它认为,政治活动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以武力作依托。现代社会学之父马克斯·韦伯就把国家定义为在一定领土范围内对武力具有垄断性的社会机构。国家行使最后的或终极的权力,这种权力至高无上且无以与之相比。这种观点与现代一些有关政治体系的看法相吻合,突出了互动体系中的强制职能及其合法性。这种控制模型尽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活动的许多种形式,但它不可能涵盖政治活动的所有形式。国家并不单单只具有警察的职能,统治也不仅仅只表现为强制性执行。 2、讨价还价最近的一些政治研究强调了政治活动的交易属性,交换政治利益的基本方式就是讨价还价。这种活动通常发生在相互难以靠命令施以控制的人们之间。各方在讨价还价中有付出也有所得,从而达成一个能使大家基本满意的结果。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下,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往往就是各种利益集团进行政治交易的结果。斗争和妥协是政治交易中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手段。磋商和调解是相互竞争且权力相当的各派政治力量的共同需要,但如果出现互不妥协和谈判破裂的情况,武力的使用和强权的实施也并非不可能出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军队进驻小石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3、博弈论尽管在博弈论中可以发现博比·里格斯的许多论述,但并非如传言所讲,他对博弈论的创建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1944年合作出版的一本
《〈公共政策〉第一章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