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羄6、鼓吹乐:是汉代始受北狄乐影响形成的器乐形式。是以打击乐器鼓和管乐器排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伴有歌唱。根据乐器配置和用乐场合的不同,又分为鼓吹和横吹。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马上所奏者也。一般把鼓吹乐按用途分为四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蒅7、声无哀乐论:是魏末文人音乐家嵇康所著的一部音乐美学思想的书,书中认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声乐艺术”,不能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使音乐脱离政治,不再做礼教的附庸”,这些观点对“汉儒过分夸大音乐的社会作用,把音乐简单的与政治等同起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等理论做出了有力的抨击。嵇康大胆地反对了两汉以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的观点,这是有其进步意义的。而且他所看到的音乐的形式美、音乐的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矛盾,也是前人所未论及的。这对我国开始注重音乐的形式美,艺术美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蒃8、酒狂:作者阮籍,此曲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其跳荡蹒跚的三拍子结构和先抑后扬,扬后再抑的旋律,生动刻画了一种狂放不羁,步履维艰的醉念,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暴虐统治,给去做这心里带来的痛苦、压抑和摧残。虿9、万宝常:隋朝著名乐工,是一位音乐全才,在音乐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八十四调的乐律理论,这一理论主张适应了汉族音乐与西域音乐交流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古代音阶调式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似的总结。螅10、歌舞大曲:是唐代宫廷中综合器乐、舞蹈和歌唱,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大曲结构通常分三大部分:散序——由器乐演奏,以散板式的自由节拍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由器乐伴奏,多为抒情的慢板;破——以舞蹈为主,气氛热烈,节奏快捷。芃11、变文:唐代佛教徒把梵语的经文,深奥的哲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唱出来的底稿称变文,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说唱音乐的初步形成,在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薁12、法曲:又名法乐,是燕乐大曲的一种形式,也叫清雅大曲其主要风格是具有特殊的清雅风格,以汉民族传统乐器伴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膈13、梨园:唐玄宗创立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排演法曲,因唐玄宗经常亲自组织梨园乐工排演,故又称皇帝弟子或皇帝梨园弟子。宫廷梨园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由十五岁以下的少年组成的小部音声。梨园的创立反映了盛唐时期音乐艺术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蒅14、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唐玄宗时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曲,百戏的教习,演出等。除宫廷设内教坊外,还在长安洛阳各设左右教坊。明代有教坊司,清代教坊被废除。教坊的建立,一方面是满足统治者声色寻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培养出了大批技艺高超的宫廷音乐家。从客观上促进了燕乐的提高和发展,对后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莄15、太常寺:我国封建社会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太常寺下设大乐署和鼓吹署,前者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管理制度严格,是太常寺的主体机构;后者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鼓吹音乐,是卤薄和军乐的官署。蚀16、勾栏:宋代出现百戏杂剧演出场所,在勾栏演出的艺人实际上已经是专业化的演员,有的技艺已经可以与宫廷技艺相抗衡。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市民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中国音乐进入了以民间音乐为主体的新时期。薇17、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