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我们来造一张纸》华宁县盘溪镇第一小学黄春艳2008年11月《我们来造一张纸》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据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贯彻新课程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重视过程整合三维”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结合三年级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把知识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性、科学性,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抓住学生探究的心理,综合人文、历史、科学技术,实践操作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从中引导学生具有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怎样造一张简单的纸,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放手去做,让学生亲身体会造纸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造纸的不易。通过造出的纸,使学生比较出纸的厚薄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进而引出古代造纸和现代造纸的过程。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考虑周全,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享受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二、教学目标::(1)造纸要用含有丰富纤维的原料。(2)要经历基本的制浆、抄纸、压干、揭纸四个过程。:(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造一张纸。(2)能反思自己的造纸过程,思考造纸过程的得失。(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了解古代和现代造纸中原料、方法和步骤的不同(课前)。:(1)通过造一张纸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纸张来自不易,培养他们珍惜、节约用纸的习惯。(2)通过对古代造纸和现代造纸方法的了解,认识到技术在不断进步。(3)意识到技术的发明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方便。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简单的“造纸”过程,进一步理解纸是由各种纤维经过加工而成的。四、教学难点: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经历造一张纸的完整过程,并探究解决有关纸的相关研究问题。五、教学准备:1、一是古代造纸过程,二是现代造纸工艺,三是造一张纸的图像。2、学生收集“纸是怎样造出来”的资料,查找古代造纸工艺(或现代造纸工艺)的资料。3、餐巾纸或卫生纸、水槽、干毛巾、清水、筷子每组一份。六、教学过程:(一)说纸(了解纸的发明史)1、讲述: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许许多多的历史奇迹。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其中,四大发明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明珠。(课件出示)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纸。(板书:纸)3、提问:想一想,如果我们现在的世界没有纸,将会怎样?4、提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纸,又是谁发明了纸吗?(二)猜纸(制定造纸计划)1、谈话:同学们,想知道古人是如何造纸的吗?(课件演示)2、谈话: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多么的自豪与骄傲,今天我们也来效仿古人造一张纸,好吗?3、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古人造纸的过程。(课件出示)板书:制浆→抄纸→压干→揭纸4、交流汇报:那同学们讨论一下,该怎样使用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材料来造纸呢?这当中我们该注意些什么?(三)造纸(亲历造纸过程)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步骤。我们就开始我们的造纸计划吧!2、小组合作造纸,教师巡视指导。3、召开
我们来造一张纸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