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
好饿的毛毛虫
月光下,叶子上躺着一颗小小的蛋。 星期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砰!”从蛋里爬出来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 他开始去找吃的。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可还是好饿。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可还是好饿。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可还是好饿。
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可还是好饿。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可还是好饿。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一根黄瓜、一块乳酪、一条火腿、一根棒棒糖、一个樱桃派、一根香肠、一个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肚子痛了。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绿叶子,肚子好多了。 现在,他不饿了,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了。他造了一个小房子,叫茧,把自己包在了里面。他在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咬了一个小洞挤了出来。 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好饿的毛毛虫》是个特别优秀的绘本,它色彩鲜艳,图画形象,符合中班幼儿欣赏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性的图画,又能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绘本内容。从认知角度来看,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感性认识:
书中表现了毛毛虫从卵到幼虫到茧到蝴蝶的整个蜕变过程,还可以感受毛毛虫吃食物的习性与特征。这无疑是天性爱观察、好奇的孩子最最感兴趣的,也加深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印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加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与自我表现能力,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展现毛毛虫的蜕变过程。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蜕变而成的;正确掌握时间顺序,学习10以内的点数。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毛毛虫吃食物的过程,引导幼儿说出星期一至星期天的时间段,并学会正确使用数量词。
难点:了解毛毛虫的蜕变过程,并重点解释“卵”和“茧”词语的概念。
四、说教学准备
1、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2、自制图片教具“卵—毛毛虫—茧—蝴蝶”。
3、音乐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和游戏法。
一、直观教学法
运用直观、形象的绘本、教具进行观察讨论,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绘本以及贴图教具,将整个故事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更容易掌握绘本故事内容。
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