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记解读“顶层设计”
龙泉驿区柏合学校李立
今天阳光明媚,在万物复苏的三月里,我们龙泉驿区小学第二教育集团讲师团巡讲活动在东山国际四川大学附小的学术厅拉开帷幕。这次主要探讨的是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
“不唯分数而教,要为发展而教”。这个是我今天听讲师团的老师们的最大感触。“顶层设计”这精魂神脉是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来的为我区教育,各所学校的指挥棒。他像一面旗帜让我们知道要把学生成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人。
“时代的进步呼唤教育得发展,顶层设计的核心就是与人为本,特色发展……”在教育局白德兴科长的讲解下《把教育敬重地捧给孩子》让我们在座的老师深深的感触,对我区的“顶层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所有目标的终极归宿只有一个,那就是“幸福”。教育也是如此。
实验小学的陶友珍校长以她犀利的语言剖析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的境界,让教师自己思考——“我是谁”。我对此感受特别深刻。她分析教师中的境界有庸碌的,良心的,专家的,殉道的。我认为自己就是不为名利怀着理想奋斗终身的那种——殉道境界。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的重构与塑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师要想给未来培养出优秀人才,那么老师要学的,要思的,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需要通过学习新知来充实自己,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提升自己。老师的学习成长途径是阅读,听课,同科老师之间的探讨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训充分的说明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学到的东西,思考之后通过实践,在教学中学以致用,来指导我们的实际操作。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又产生新问题,促进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应该说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途径。
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有一种职业理想即专业化发展的抱负,而激情就源自于理想。任何一名老师,都可以平凡,但不可甘于平庸,不甘于失败,这些都来自老师心中的一份豪情壮志。要想做好一名合格老师,就该在理想的引领下,在激情的驱动下,认真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嫁接经验,弥补不足,反思提高,即使在实践的道路上,碰到坎坷,险阻,只要理想还在,那激情就会燃烧。每一个成功的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束缚和压力,都会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迷茫、困惑,徘徊,犹豫,甚至放弃。我们学校坐落于城郊结合地带,农村学生教多,家长意识较为落后,所以教育工作更需谨慎细致。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再加上坚持到底的毅力和勇气作支撑,我们的工作就会有很大改进,追求成功。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认识到育人为本、特色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改变观念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展翅翱翔。
“顶层设计”解读
——记川大附小讲师团巡讲
龙泉驿区柏合学校张勇
“不唯分数而教,要为发展而教”。这个是我今天听讲师团的老师们的最大感触。“顶层设计”这精魂神脉是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来的为我区教育,各所学校的指挥棒。他像一面旗帜让我们知道要把学生成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人。
白德兴科长说的三想,即有思想,有理想,有梦想。学生要有未来的梦想,其实老师更要有梦想。不仅不能误子弟,而且应该随时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陶友珍校长《我是谁》的讲读也让我在思考,我的心态是累并快乐着吗?考并努力着吗?还是管并活跃着?成长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一个家长,学生都满意的老师。工作中,不需着眼于人的发展,追问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热爱生命的激情、饱满的文化涵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成长,才真正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老师应该是一个有梦的人,因为树就不会拒绝生长,而且,枝繁叶茂的梦想永远具有诱惑力。
张校长《为学生发展》奠基让我知道了能力培养不仅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在校本和德育中,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我也应该在这方面不断的完善和
充实自己。改变观念“成功是成功之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将不停的思索,彰显自己的个性魅力,不断的实践,重建专业生活,重塑专业自我,用理性思考的深度,引领教师专业化探索的高度。追求成长,止于至善!
把教育观念敬重捧给老师
龙泉驿区柏合学校张富全
《把教育敬重捧给孩子》是白德兴科长讲的题目,旨在龙泉驿区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解读,他们今天就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就无私地捧给了在座的老师们。
顶层设计在区经过系统地思考,整体的构建,是遵循教育规律,有思想,有规划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听过三位专家老师的讲解,我对“顶层设计”的体会更加深刻,对教师的
他山之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