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1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传染病护理学主编曾志励石海兰
案例3-11
患儿,男,2岁5个月,因“发热4天,意识障碍8
小时”门诊以“流行性乙型脑炎”于2011年8月28日收
入感染科抢救治疗。患儿抱入病房,呼之不应,护理
体检:℃,脉搏160次/分,呼吸50次/分,
呈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未接
种乙脑疫苗。
问题:①根据以上病情以及流行病学资料你考虑
患儿患了哪种疾病?②可提出哪些护理诊断?③列出
主要的护理措施。
一、疾病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
重症者伴有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 ,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病原学Etiology
乙脑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
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为RNA病毒。
为嗜神经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血清抑制抗体。
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对常用消毒剂如酸、乙醚均很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发病机理Pathogenic Mechanism
注射百日咳菌苗
或患脑囊虫病、
癫痫
病毒的毒力与数量
机体的免疫力和
其他防御机能
发病机理Pathogenic Mechanism
乙脑的发病机制有:
:使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
:抗原-特异IgM抗体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和细胞免疫,使脑细胞和血管受损。
病变部位不平衡,如脑膜病变较轻,脑实
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脊髓病变轻。
病理 Pathology
大脑和脑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软化灶
大体标本
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最为严重。
图注:神经细胞肿胀变形,胞浆突起消失,Nissl小体减少。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环绕退变的神经细胞,形成卫星现象。
神经细胞病变—神经细胞
变性、肿胀和坏死,形成软化
灶。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
图注:脑实质内小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增生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形成“血管套”
图注:小胶质细胞增生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形成吞噬现象,称噬神经细胞像。
血管病变—形成脑水肿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病护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