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数学教学目标.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及工作策略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工作策略: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采用对比方式,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如“折纸”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类比思想讲解例题使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得顺序与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相同;抓住学习的关键,组织针对性练习。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工作策略:倒数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切实的掌握这个内容,采用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概念形式成的过程中去,主动获取知识,从而真正的理解、掌握知识。首先通过例1中的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等活动总结出倒数的定义,接着通过例2安排找倒数的活动是学生体验到找倒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工作策略: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摄取研究比的材料,根据已有经验来进行同类量的比较,然后再过渡到不同类量的比较,在比较丰富的经验基础上提炼概念。其次求比值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求比值的方法,对不同的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分析、比较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新课结束后再行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创设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问题的情境,来讲解比的应用。,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工作策略:首先从常见的实物中引出圆形,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其次通过折叠和度量发现圆的特征,在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得出d=2r与r=d/2的字母公式;从实际情境引入圆的周长概念并放手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引出探索圆的周长的一般性公式,然后通过测量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出周长和直径比值,发现规律;采用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圆分割成若干等分,在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原来的圆的周长、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从而完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工作策略:教学画园的步骤培养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去认识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对称美。因此,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探索、联系实际等自主活动去亲自感知、亲身体验,经历轴对称图形的探索过

六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