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路创新体制加快推进师域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
————赴北京学习心得
在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援疆干部的牵线搭桥下,2014年5月7日——5月17日,十三师文化骨干和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北京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共有来自全师的20名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和青年干部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活动。非常有幸我参加了本次学习以及新闻采访,通过培训,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北京的先进文化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下面是我在学习培训期间的一点体会:
一、改革开放 国力增强 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在短短10天的学习培训中,紧紧围绕培训目标,邀请了诸多资深学者、教授、讲师和专家等文化力量,就公共文化建设、群众文化理论、摄影技法等学习内容,结合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实地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享受了国家大剧院的德国乐队演唱的音乐会,等一系列切合学习培训主题的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使我感受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历经
90年风雨所铸造的辉煌成就。
文化建设始终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才有能力建设气势磅礴、代表国家形象的博物馆、大剧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和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特色文化,打造全新文化理念
在学习期间,先后有多位专家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主题,展开了内容各异、引人入胜的讲座,深得学员们的赞誉。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重谈了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以及“十二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等方面内容,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原北京群众文化艺术馆调研员贾乃鼎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实施》主题讲座,他利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授课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群众文化活动创意、策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策划方案的编写。在讲座中,贾老师所举的生动事例引人深思:文化工作者的自我包装、大型文化活动人员安排及场地的设置、品牌文化的创建及怎样赐于活动的文化内涵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专家们的讲座成为本此学习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转变思路,创新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考察了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的文化场馆,听取了群众文化工作的介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朝阳区文化馆的体制创新,朝阳区文化馆打破原有的格局和工作思路,把自己定位在公共文化中心这样一个位置上,以“开放办馆,多元发展”的经营思路,形成了“确立公共文化观念,创收带动事业发展”的改革策略。现在的文化馆实际上已经组成了一个文化经营实体,设立演艺、放映、展览、学校、国际交流等多元项目,项目负责人向馆内外招聘,定责任指标,以项目为核心竞聘上岗。经济效益极其可观,但丰硕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改变朝阳区文化馆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为主的立馆方针。过去
赴北京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