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三教图
“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背景: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朱熹
程朱理学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
程朱理学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程朱理学
材料四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方法论:格物致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