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结构物抗震加固改造 -桥梁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系
胡兆同 .
公路结构物抗震加固改造 -桥梁
九、桥梁减隔震设计
桥梁减隔震设计是通过引入减隔震装置改变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从而减少地震输入。在结构减隔震设计方法中,抗震能力是通过延长结构周期,增加耗能能力来实现的。
对于结构系统而言,调节组成结构的各个构件的质量、刚度、阻尼及其比例关系,可以达到减震的目的。
桥梁减隔震设计的原理
结构减隔震的本质和目的就是将结构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面运动尽可能分离开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以避开地震的卓越周期范围,从而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
目前所采用的减隔震技术,是在结构的上部和基础之间设置减隔震装置,在使结构物振动长周期化的同时,以减隔震装置的较大相对变形和阻尼耗能作用来减少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从而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
加速度反应谱SA 位移反应谱SD
建筑结构隔震-1
建筑结构隔震-2
建筑结构隔震-3
周期与响应
日本的设计反应谱
减隔振设计的适用范围
减隔震设计方法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的。如果结构物所处的场地比较软弱、不稳定或易发生液化;下部结构柔性大,如细高的桥墩等,结构本身的固有周期比较长;位于特定的场地,延长桥梁周期后容易引起地基与桥梁共振等情况,都不宜采用。使用减隔震设计的条件:
(1)上部结构为整体或连续形式,下部结构刚度比较大,结构的基本振动周期比较短。
(2)场地条件比较好,预期地面运动特性比较明确,具有较高的卓越频率和在长周期范围内所含能量较低。
公路结构物抗震加固改造-桥梁03.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