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血液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运输作用缓冲作用传递信息防御功能免疫、止血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浆50~55%血液血细胞(有形成分)45~50%(比容)血细胞红细胞redbloodcell(RBC),erythrocyte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leukocyte血小板platelet血浆水water93%蛋白质protein白蛋白Albumin,MW69000,球蛋白Globulin,MW170000,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MW40000)电解质electrolyte(Na+,Cl-,HCO3-)血浆的功能①营养②运输(脂、hormone、离子)③缓冲④凝血及抗凝⑤免疫⑥~,025~、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血细胞生成的部位(造血器官)胚胎早期卵黄囊2-3个月胚胎肝、脾4个月以后肝、脾、骨髓婴儿骨髓(肝脾可补充)成年人骨髓(仅限于一些扁骨和长骨的骨骺部)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干细胞定居的、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造血微环境在血细胞形成的全过程当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作用。造血过程和造血干细胞造血(hemopoiesis)过程就是各类造血细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mittedprogenitors)集落(colony)前体细胞(precursors)各类血细胞生成的调节:BPA(爆式促进激活物)、EPO(促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红细胞的破坏 averagelifespan120days,90%被巨噬所吞噬,10%在血管中破损。贫血(Anemia)急性失血、缺铁性(小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镰刀状红细胞贫血(sicklecellanemia)红细胞增多症(脱水、骨髓造血过多)二、红细胞erythrocyte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膜的通透性permeabilityoftheerythrocytemembrane红细胞的可塑变形plasticdeformationoferythrocyte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红细胞的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红细胞的叠连rouleauxformationoferythrocyte红细胞的凝集agglutinationoferythrocyte渗透脆性和溶血osmoticfragilityHemolysis功能Function:transportationofoxygenandcarbondioxide三、白细胞Leukocyte4~10x109/L计数方法白细胞包括:粒细胞granulocyte(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淋巴细胞lymphocyte(分类计数)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白细胞渗出、趋化性)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吞噬细菌化脓循环池、边缘池,在骨髓中还有大量贮备,在血管中的停留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释放肝素,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与脂肪代谢及过敏反应有关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单核细胞(monocyte)胞体较大,有更强的吞噬能力,进入组织成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在有关nullcell裸细胞(K细胞、NK细胞)白细胞的生成Leukocytosis白细胞增多、leukemia白血病、leukopenia白细胞减少四、血小板Platelet血小板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2~3um,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数量为,100~300x109/L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细胞质。有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并参与止血反应。五、免疫系统(一)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先天免疫性和获得免疫性。先天免疫性是在长期进化中遗传下来的,它们组成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入侵异物的第一道防线。先天免疫防御系统由皮肤、粘膜等外防御部分,以及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清蛋白在内的防御部分组成,能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迅速作出应答。由于这种应答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因而属非特异性免疫。当病原微生物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获得性免疫系统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