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问题意识实践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教育亦然。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一定的环境中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值得运用和借鉴的。当然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状况、学习环境、年龄等特点,避免设置过于高深或走过场、走形式的简单情境,同时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二、通过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书本至上的思想在学生和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作为书本知识的传达者,学生总是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课堂上学生很少会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话产生疑问,学生质疑的意识很淡薄。质疑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知识,使正确的概念和原理在自己的头脑中更加坚定,如果没有质疑精神,只是人云亦云,简单相信课本知识,那么所学的知识必定是非常肤浅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对课本知识有关原理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作业或考试中,不要拘泥于老师的“个人看法”或者“标准答案”,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敢于向老师发起疑问。另外,课本中的很多知识并不是只有唯一一种观点,有的争议直到现在仍然在进行,我们对这些观点就要善于质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众多的观点中提炼出自己的更加科学的认识,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锻炼,这才是我们对政治学习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主要还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一般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教材的框题、节题等进行提问。教材中的框题、节题往往是对教材的高度概括,对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设问,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真正吃透教材,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对相关、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对照比较,从中去寻找问题。当然,教师的引导除了要注意方法外,还要准确地把握时机,对于学生的质疑态度要中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从学生自身的基础出发,抓住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
政治教学问题意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