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说明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故事表现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艺术家的口头禅,强调艺术创作需要更好的表现自我,而不受任何拘束。不仅成为庄子哲学的形象化说明,也成为中国画论中的重要范畴。屡屡被后人引用。如清初的辉南田在其画礡中就说过:“作画须有解衣般礴若无人之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2、笔墨当随时代:语出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傅抱石说:“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笔墨不仅仅是对画家生活,感情的反映,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时代变化了,思想也变了,笔墨就应反映新的时代,歌颂新的时代精神和生活。3、心师造化: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地说“造化”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可创作出好的作品。6、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7、荆浩山水画论”六要”:一是气二是韵三是思四是景五是笔六是墨8、谢赫绘画”六法”:指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的绘画创作的六种原则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顾恺之画论(第一法讲传神,第二法讲用笔,第三法讲造型,第四法讲敷色,第五法讲构图,第六法讲制作技巧)】9、”摄情”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10、南北宗论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是文人思潮的一个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由于他“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以后画坛宗派繁兴。画家门户之见得加保,于是有了“正宗邪派”之分,缩小了画家的眼见,沉滞了画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理论的混乱,给中国画坛带来了一定消极的影响。11、庶兔马首之络明代王履在绘画美学中说道:绘画“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意思就是说不要把一个马套驾在任何一个马嘴上,其意思在今天当代艺术中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意义,纵观当代艺术,抄袭、模仿无处不在,而这归咎一点就是在绘画语言上没有新的东西。12、心师造化: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她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彻的认识,用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1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较好的概括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规律,中国画创作,对于其他文艺创作,尤其是典型形象的创造,也是适用。14、四格:黄休复的四格:逸、神、妙、能。逸格:大抵是出于自然,不拘形似、笔简意繁,有意外之趣不可模仿的作品。神格:形神兼备,秒合自然,能达到化境独成一格的作品。妙格:笔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vqjyga55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9-05-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