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郊野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议-旅游管理八家郊野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议 叶诗田本文在实地调研八家郊野公园的基础上,将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国标分类与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最后在旅游活动开发现状上分析了其优缺点,提出了适合八家郊野公园发展的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同时为其设计了旅游形象。一、景区环境背景分析八家郊野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是北京目前建成规模最大的免费对游人开放的郊野公园。公园北临五环与清河,西连京新高速,东南面连着居民住宅区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园区由安宁庄东路分为北园、南园和东园。公园原为绿化隔离带。2007年北京市全面启动了第一道绿化隔离带郊野公园建设,八家郊野公园作为其中之一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公园主题应“八、家”二字谐音,取“八方安和”、“佳(家)木更新”之意。“八方安和”取自圆明园“万方安和”,景观创意中隐含有“八家(佳)”之意,是对历史文化印记的保留。“佳木更新”即对此处原生树木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二、旅游资源类型调查(一)主要自然资源公园建设面积1521亩,,、、。园内建有八大特色景点,暗合“八佳”之意,景色优美,富有野趣。(二)主要人文资源公园的雨洪利用工程项目在完善公园自然景观建设的同时,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净化和利用,在营造良好的水景观的同时又实践了“绿色环境”理念。以此为基础,公园多次承办多场有关生态文化和环境保护的节事,在环保群体中有较强影响力。(三)旅游资源分类本文采取实地考察与收集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旅游资源调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体系,对八家郊野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如表1。三、旅游资源定性和定量评价(一)定性评价1、植被与生态八家郊野公园旅游资源总体数量以自然资源为主,种类比较丰富。作为郊野公园,本公园的资源独特性较高,与颐和园、圆明园等历史名园的景观风格明显不同,而且质量也较高。由于种植的植被在数量和种类上的规模都很大,景观的季节性明显,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可以看到不同的美景。且郊野公园处于城乡结合部,对抑制城市的无限制扩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等众多方面有极大的作用。虽然公园的自然资源和其他公园的差异十分显著,其自身各景点间却大同小异,并无明显区别。野花径的景观布置较为单一,林丛种植特色不突出。由于景色过于相似,方向感不强的游客在园路间行走会很容易迷路。提升景观差异性是公园的自然资源开发的重点。2、科教作为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郊野公园,公园拥有一些具有较高科教价值的旅游资源。游客可在游园过程中能亲身观察景观型节水工程的运行模式,从而能增加有关生态环保的知识,也能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绿色生活的内涵。另外,于2010年落成的温室和园林设计作品展区对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吸引力也很大。然而八家郊野公园的解说系统并不完善。除了景观节水工程,公园内的植物也很有科普价值,因其囊括了北京所有常见的乡土树种。虽然很多游客仅将本园作为户外锻炼和休闲散步的场所,但不乏携带幼子的家庭游客前来散步。由于解说系统的不完善,这些原本可以充分发挥公园文化教育功能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了。(二)定量评价层次分析法是现代数学提供的一种简易决策方法。现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于
八家郊野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