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授课计划
章节
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第3节中国强制性认证制度第4节商品质量监督
教学
目的
知识点
技能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了解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的知识,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的商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认证程序;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意义,质量监督的种类和管理体制。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作用;
、作用;
、范围;
、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
;
;
;
;
”认证标志;
、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
思考
与
训练
。
?
下一
单元
预习
内容
要求
预习:
第六章商品包装和装潢
第1节商品包装概述
第2节商品包装材料和技法
第3节商品包装标志
第4节商品包装装潢
注:两小节课(即一次课)为一次课
第八次课授课内容与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授课方法
时间分配
【复习内容】
国内各种认证
【授课内容】
第3节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教学大纲】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概念和标志[2];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作用[2];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体制[3];
重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体制
难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概念和标志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概念和标志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凡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推动国家各种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政府利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为产品市场准入的手段,正在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
以前,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存在着政出多门、重复评审、重复收费以及认证行为与执法行为不分的问题,尤其是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存在对内对外两套认证管理体系,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国内产品和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安全认证并强制监督管理,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商品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两个制度将一部分进口产品共同列入了强制认证的范畴,因而导致了两个主管部门对同一种进口产品实施两次认证、贴两个标志、执行两种标准与程序。随着我国加入WTO,世贸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我国统一认证制度,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即统一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为此,2001年新成立的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建立了新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于2001年12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等法律和法规。
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C”,C”(pulsory Certification)标志。
复习(10分钟)
第3节
一、详讲(10分钟)
举例说明
C”认证标志分为四类,分别为:
C+S 安全认证标志,见图5-9。
C+S&E 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志,见图5-10。
C+EMC 电磁兼容类认证标志,见图5-11。
C+F 消防认证标志,见图5-12。
上述四类标志每类都有大小五种规格,适合不同规格的产品或包装。
CCC标志一般贴在产品上面,或通过模压压在产品上。标志不仅有激光防伪,而且每个型号都有一个独特的序号,序号不重复。标志的方法很简单,标志,C”暗记。C标志最不容易仿冒的地方,就是每只标志后面都有一个随机码,它注明每个随机码所对应的厂家及产品,根据随机码,即可识别产品来源是否正宗。
二、
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