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课授课计划
章节
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第1节商品质量认证
教学
目的
知识点
技能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了解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的知识,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的商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认证程序;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意义,质量监督的种类和管理体制。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作用;
、作用;
、范围;
、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
;
;
;
;
”认证标志;
、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
思考
与
训练
下一
单元
预习
内容
要求
预习:
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第3节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第4节商品质量监督
注:两小节课(即一次课)为一次课
第七次课授课内容与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授课方法
时间分配
【复习内容】
商品标准化的含义
商品标准化对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授课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了解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的知识,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的商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认证程序;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意义,质量监督的种类和管理体制。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作用;
、作用;
、范围;
、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
;
;
;
;
”认证标志;
、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
【导入案例】
以下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2007年1月19日发布的葡萄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新闻发布稿。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新疆、宁夏、甘肃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8家企业的78种产品,%。
本次抽查依据GB2758—2005《发酵酒》等国家标准,对葡萄酒的卫生、理化、感官等指标进行了检验。经检验,卫生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全部合格。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1、感官品质不合格。感官是保障葡萄酒质量的指标之一,通过外观、色、香、味典型性来表现。抽查有少数产品感官品质不合格,主要是有异香,异味,酒体寡淡,不具备葡萄酒的典型性。
复习(10分钟)
学习目标知识点重点难点
讲授
(5分钟)
导入案例(10分钟)
2、酒精度不合格。抽查中有个别产品酒精度不符合标准要求,(vol),—(vol)的要求。
3、超范围使用甜味剂和合成色素。葡萄酒属于发酵酒,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发酵酒中不得添加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不得添加合成色素(苋菜红)。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检出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合成色素苋菜红。葡萄酒中添加甜味剂,会影响酒的真实属性,降低葡萄酒的品质。
针对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公布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该类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促进葡萄酒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出安全满意的消费环境。
点评:
商品质量认证促进了商品质量的提高,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信息,减少了社会重复检验评价费用。
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第1节商品质量认证
【教学大纲】
商品质量认证及其种类[2];商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发展和意义[1];商品质量认证的类型、程序及认证标志[2];
重点:商品质量认证及其种类;商品质量认证的
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