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弘一法师谈心经.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相,一解大科。)   (弘一大师于戊壬三月在温陵大开元寺,为信众讲解心经)△效果: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先经题,后经文。)△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常人之小智小慧┐├学者之俗智俗慧┼非├二乘之空智空慧┘└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小智慧    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小巧—┘├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空智慧  小乘人。“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就一事之圆满成功言)若以渡河为喻:动身处………………此岸欲到处………………彼岸以舟渡河竟…………到彼岸约法言之:此岸………轮回生死  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彼岸………圆满佛果  而离苦得乐。“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此外尚有种种解释。此经有数译,(七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着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着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着空见也。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着,有见亦非尽善。应(一)不著有,(二)亦不着空,乃为宜也。(一)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二)若着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着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故佛经云┤└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着其相。“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着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须学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或疑《心经》少说有,多说空者,因常人多着于有,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虽说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见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将来作利生事业乃成十分圆满。合前(三)非消极者,是积极,当可了然。世人之积极,不过积极于暂时,佛法乃永久。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

弘一法师谈心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