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办法.DOC备课质量标准与管理规范一、备课的基本要求1、备课是保证授课质量的重要环节,教研室要根据教师和教学任务等具体情况,加强对教师备课的领导,切实保证备课时间,适时检查备课质量。2、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认真备课。备课应以教师个人准备为主,必要时教研室或学科组也可组织集体备课,以便统一教学基本内容,研究教学方法。3、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前至少一个月开始备课,按要求搞好预先备课与课前备课,编写好教案,进行必要的试讲练讲,做好各项课堂教学准备。二、预先备课要求预先备课在开课前进行,任课教师应编写完成三分之二的教案,时间紧迫时,应完成一至两周的教案。其要求是:1、学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了解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总体安排。2、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重点和难点,并注意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3、主动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特点、先修课程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法。4、选择并试做习题、作业,熟悉本课程的实验和操作项目,准备和熟悉教学设备,提出设备器材申请计划。5、准备好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条件,制作电子教学课件。三、课前备课要求课前备课在每次上课前进行,应达到以下要求:1、进一步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精选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法,搞好教学过程设计,修改、熟悉教案。2、准备好本次课的教具、资料和设备器材,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情况。3、制定好实验(实训)等实际操作项目的安全措施。4、准备好本次课的思考题和作业题。四、教案基本要求1、教案是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案,主要解决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问题。教师授课前必须编写教案,其内容包括:本次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讲授内容的要点和时间分配,实施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教具或教学设备的使用时机与方法,实验(实习)的组织实施方法,小结讲评、板书设计,以及课后复习、作业与预习要求等。2、每一个教学单元(二学时)为一份相对独立的教案,每一份相对独立的教案应包括教案首页和教案正文两个部分。3、教案首页一般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任课教师、章节题目、学时总数、课次、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案审批等。其中,教学过程设计应包括:复习提问、讲授新课、课堂讨论、实验演示、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及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与时间分配。4、教案正文用16开纸书写,每页标注页码,页码形式为“”,每一个单元的教案应独立编写页码。教案书写应整洁规范。5、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稿,讲稿是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针对讲授内容所撰写的文稿,其基本内容在于阐述理论,解释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推导演绎公式定理,揭示规律,阐明法则、结论的意义及实际应用,详解例题等。讲稿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而不是教材的翻版或摘抄。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课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加工和提练,并有所补充和更新。6、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条件,尽可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7、教
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