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anophosphorous insecticides poisoning
本节重点
1、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理及临床表现。
2、掌握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的疗效、副作用、使用方法。
有机磷杀虫药的性质
1、状
2、色
3、味
4、性
5、毒由于取代基的不同, 毒性差别很大, 可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类。
基本化学结构式
Y O-R X为烷氧基、丙基、其他基团
X-P R、R,为烷基、芳基、羟胺基或其他基因
0-R’
剧毒类:LD50<10mg/kg 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硫磷(1605)
高毒类:LD50<10-100mg/kg 甲基对硫磷、氧乐果、敌敌畏
中毒类:LD50<100-1000mg/kg 乐果、敌百虫、乙硫磷
低毒类:LD50<1000-5000mg/kg 马拉硫磷
病因
1、生产
2、使用
3、生活自杀误服外用
侵入途径及吸收代谢
胃肠道脾肾肺对硫磷──→对氧磷↑300倍
肾
O2 R 水解
入全生物内吸磷──→亚枫 R'SO↑5倍──解毒→肠
呼吸道──→肝(多) 脱侧链
血身转化敌百虫─────→敌敌畏
皮肤粘膜肌肉、脑去氯化氧
马拉硫磷────→解毒
水解
6-12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24小时通过肾脏排泄,48小时后完全排出体外。
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
有机磷杀虫药进入体内迅速与胆碱酯酶结合, 形成磷酰化胆碱指每, 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酶活性, 以致组织内乙酰胆碱蓄积, 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 临床上产生了毒蕈碱样症状( 副交感、部分交感神经)、烟碱样症状( 植物神经节前神经、运动神经) 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胆碱酯酶的分布体内胆碱酯酶分两类。
2、胆碱能神经
3、中毒作用机理的图示
一、真假胆碱酯酶
真性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
实质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
存 S 灰质、RBC、 CNS 白质、血清
部位交感神经节肝脏、肠粘膜
运动终板下层的腺体中
作用水解乙酰胆碱水解丁酰胆碱
恢复 N末梢恢复快( 第2 天) 恢复较快
RBC 中一般不能自行
恢复, 需数月RBC 再生
后恢复
胆碱能神经包括:
1、植物神经所有的节前纤维
2、运动神经
3、副交感N 的所有节后纤维
4、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5、中枢神经系统
急 性 有 机 磷 中 毒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