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的患者照顾计划。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均需遵守本制度。三、各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四、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一)单病种的选择要求:首选卫生部第一批及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目中的病种,诊断明确,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三)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五、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完成单病种每例诊疗后要对病例进行登记,填写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保证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