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2心经开讲(下).doc.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经开讲(下)
第二段正宗分
心经所阐述的内容,精华就在本论,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 世界观
                                     \ 宇宙观 (依报论)
 正宗分                                                            \ 人生观
                     
                                    / 修养法
                   \ 实践----
                                     \ 理想境
「人间观」组织表:
舍  利  子 ---------------------------------------------------------------- 听    者 ---- 人格
色不异空 -- 因缘灭故空 \ 
                                               -- 非有非空中道(现象观)\
空不异色 -- 因缘生故有 /
                                                                                                    肉体观\
色即是空 -- 即            空\
                                               -- 空假即中 道(本体观)/                      教法
空即是色 -- 即            假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精神观/
 「人间观」就是正报,说的就是自己的身心,比如说长相就是一种正报。《三世因果经》说前辈子在佛前献花,这辈子长相会比较漂亮。比如说………也就是说你过去的所作所为,会影响这辈子的身心状况。
        虽然序分中说「五蕴皆空」,我们的五蕴本身,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主体,「受想行识」的根本产生之处是「识」,五蕴都是从「识」展现出来的,其实本「空」,所以叫做「五蕴皆空」。但是如果认为一切都是「空」啦!不用奋斗、不用打拼啦!这又掉入了消极的「顽空」。实际上,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正报─「身」「心」还是明明白白的在这个现象界里面,佛法并不离世间法,所以这辈子的所作所为,甚至于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当如实的的面对「身、心」的问题。
舍利子
        舍利子是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上的法会中,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道:「若是有人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应当用什么方法?」以舍利子的智慧,他才有能力代替众生请法;以舍利子的智慧,当观自在菩萨说法的时候,说主与听者才能够相应!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指的是五蕴的色,就是指外在一切的物质现象。那你心理的一切现象,就叫做「受」、「想」、「行」、「识」。
       「空」不是没有,「空」指的是宇宙之间所有的东西,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所有一切的现象,并非永恒不变的,所以叫做「无常」;既然是无常,就代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就叫做「无我」。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我们叫它「空」。在原始佛教的教义中,「无常、苦、无我、空」,这几个概念都在形容「空」这个字,所以「空」,并不能够解释成没有。
       「不异」就是不离,不离开的意思。一切所有的物质,它到最后,一定不离开「空」。所有一切物质的现象,它形成叫做「成」。
        例如这个桌子已经形成,这个物质的现象形成,我们叫它「色」。但是所有物质现象它一定不会离开「成、住、坏、空」,所以「色不异空」。
        如果从「色」谈到「不异空」,古大德批注说,这叫做「缘灭」故「空」。所有的东西,它一定是「因缘生」、「因缘灭」。所有的东西形成,它已经形成叫做「色」;它的因缘已到,它必然消失,叫做「空」,所以叫做「色不异空」,这叫「因缘灭,故空」。
        同理可证,同样「空」也不离开「色」,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东西,因缘灭之后,并不是说它永远不会再改变,当它因缘已到,它会再改变,这因缘已到就叫「缘生」,所以「因缘生,故有

02心经开讲(下).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