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看
深圳建设物流中心城市前景
(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周文良)
(学号:2001041022)
摘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深圳国民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已形成为我国区域性的
金融、贸易、运输中心;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生产、生产资料的流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成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
纽带。为保持深圳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密切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联系,
使物流产业与工业生产规模以及整体保持同步,早在2001年深圳市就已提出了
把深圳建设成为物流中心城市的设想。2003年,省委书记张德江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
首次提出,以及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启动为这一设想带来了契机。本文就将围绕泛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这一契机深入探讨深圳建设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泛珠三角物流中心城市
教师点评: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三角,引起世人注视,该文以该区域为对象,抓
住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对深圳物流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详实探讨,语言流畅,逻辑严谨,
论据较为丰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点评教师:于文生副教授)
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一)泛珠三角提出的背景及其构成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寻求区域经济的合作,成为许多地
区谋求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随着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曾为珠三角经济腾飞作出巨
①②
大贡献的“小珠三角”与“大珠三角”这两大发展平台已不能满足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区域经济
合作问题在全球已成为万众瞩目的重要话题,也是新经济条件下,处于珠三角腹地的广东所不得
不正视的问题。2003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审时度势,在总结“小
珠三角”和“大珠三角”合作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指出广东欲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积极推动与周边
省区和珠江流域各省区的经济合作,构筑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共生
共赢型区域经济体系,同时,推动九省区与港澳的合作,建立一个“9+2”合作机制,形成“泛珠
③
三角”经济合作区。张德江这一构想的提出,得到了相邻省区和香港、澳门的积极响应。根据
组成“泛珠三角”的这些省区及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以及大、小珠三角的相承关系,
④
其构成可用下面三个同心圆模型来表示:
1
其中内地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再
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该区域将覆盖了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具有四亿五千多万
的人口,CDP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四十①。
(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正如前面所说,区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在此发展趋势下,通过进
一步加强九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交往与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和要素自由流
动,获取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聚集和互补效应,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依托市场力量对资源进行更
为充分和合理的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
进而
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看深圳建设物流中心城市前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