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状况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品位。因此,对学校而言,最大的变革莫过于课堂的变革。课堂大如天!*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自主学习基础之上的团队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课堂教学效益的呼唤诸多课堂教学的弊端—课堂大于天!!!*一、电堂现象:有的课堂,各种现代化手段一齐上阵,音乐悠悠扬扬,画面花花绿绿;听课者“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如置身舞台剧场中。但课程本身如何,却又如坠雾里雾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堂课,教师没用一次黑板,没用一根粉笔。有学生说:“眼花缭乱,如此而已。”解析:多媒体教学毕竟是辅助手段,我们不能仅仅是“看电影”,特别是文科教学,感受音像资料与感受文字信息毕竟是两码事,研读文本,把握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师要能够对电教手段进行“整合”,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最优目的。*二、空堂现象:即牧羊式教学。假借“素质教育”之名,真正“还课堂给学生”。你号召自主学习,我就一字不讲,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学;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就绝不强迫他们,学到哪里是哪里,收获多少算多少……不管是什么新课,先用一大半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读书,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问老师。解析:这种教学方式,把“自主”学习,完全变成了学生“自由”、“自己”学习。老师乐得悠哉悠哉!*三、练堂即练习式教学。本着“多讲不如多练,多练不如多考”的原则,有的教师新授课匆匆忙忙,留有大量夹生饭,然后就是发试题,做试题,评试题。有人戏曰:“作业摆成堆,试卷满天飞。都说书墨香,谁解其中味?”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有无,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对于那些“有发没收没批”的教师,更是浪费学生时间,舍本求末。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任何乐趣,时间一长,厌学逃学者应运而生。*四、呆堂即呆板有余,一成不变。主要是泛化了“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不论什么课,一律都安排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两个环节。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地强调接受学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有它的现实针对性。但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学科知识都适合使用的,如体现事物的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生活中的现象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须探究的问题去探究就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与庸俗化。自主、互动、合作是必要的,但切不可把自主变成自由。课堂气氛并非越活跃越好,活跃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我们一切迁就学生的兴趣,把活跃理解为喧闹,那就误入歧途了。思维活跃才是最重要的。*五、“假堂”即造假式教学。多表现在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上。有的请别人为自己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编串台词;有的挑选优秀学生,提前多天进行预演排练;有的邀请行家里手对自己的教学环节一一精雕细琢,全方位包装打造;有的甚至变成全学科组或全校性“任务”……于是,公开展示时,教师综合素质之高令人瞠目,学生反映之快令人乍舌,教学过程之“完美”令人叫绝。 这种师生共同作假的现象,不仅于教学毫无增益,而且,负面效应极大。上过这种课的老师,面对学生的不诚信,可能再也不敢理直气壮的批评教育了!*六、“乱堂”即随意式教学。有不少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精心设计教学,课堂上毫无思路,要么支支吾吾,不知所云,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乱讲一气。上课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既不考虑一节课完成了多少教学目标,也不考虑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身疲力竭,累得够呛,学生则如雾里看花,苦不堪言。*
课堂教学设计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