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科举制度的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大运河的关系三、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学习内容:1、自主学习:(1)年,北周大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朝统一全国。(2)开通了一条纵横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到,南达,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3)大运河由等四段渠道组成。它连接了等五大水系。(4)科举制度在时,正式形成。(5)隋朝在公元年灭亡。2、探究学习: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是何意思?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了吗?五、学习反思1、隋朝是谁建立的()A、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修建的()A、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洛阳B、涿郡C、余杭D、长安4、科举制度在谁在位时正式创立()A、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4、分析:“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材料中的渠是指哪条河?它是谁在位时修建的?(2)、修建此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为什么能修建此河?(3)、此河修建后有何作用?教学后记: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绩2、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三:学习方法:讲授法比较法四:、学习内容:自主学习:(1)年,建立唐朝,都城长安。(2)历史上称在位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40)、历史上称在位的统治为“开元盛世”2、探究学习:比较一下唐太宗和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四、学习反思:1、唐朝的建立者是()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2、历史上称谁在位的统治为“贞观之治”()A唐高宗B、唐太宗C唐高祖D、武则天3、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4、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狄仁杰5、历史上称谁在位的统治为“开元盛世”()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6、分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这是谁说的?他在位时的统治被称为什么?(2)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了治世局面?(3)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第3课盛唐气象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民族交往、社会风气及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等主要史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文学艺术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四、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1)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2)、手工业品方面:(a);(b)是艺术的珍品。(3)、唐朝著名的大都会有:.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4)、唐太宗时,把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5)、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6)、唐诗:诗人作品特点作品称谓李白杜甫白居易(7)唐朝的书法家有和。(8)唐朝的画家有和。:1、唐朝的文学体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体裁,有哪些诗人,特点怎样?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说唐朝时城市有那些美好的地方?五、学习反思:1、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2、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3、唐朝采取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 4、材料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丰实。”1)这是谁的诗句?2)“开元”是谁的年号?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4)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5)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6)与这位大诗人同朝代的著名
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