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列方程解较复杂应用题的策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列方程解较复杂应用题的策略-教师教育论文浅谈列方程解较复杂应用题的策略 文/蒋红英解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列方程解应用题为学生解答应用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在课改过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也应打破常规教学方式,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和限制,努力走出一条低耗高效的教学新路子。常规的教学方式是先找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种方法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很困难,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总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容易把方程列错。针对这些情况,我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就如修房子要先搭好架子,再往里面添砖加瓦一样。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要先读题,设未知数时就搭好架子,再边读题边添加,题目读完方程也随着列出来了。这种教学模式,关键要训练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搭好架子:培养学生设未知数的能力在应用题中,特别是未知量较多的问题中,若能巧妙的设未知数,可以给列方程带来方便。设未知数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步,对含有多个未知数而又只允许设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设哪个未知数,直接关系到列方程的难易程度。我所说的搭架子其实就是通过设未知数来搭的,一般来讲,解应用题有四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在没学分数除法之前,一般不把总数设为X),设其中一部分为X,例如:条件中告诉了五一班全班有50人,问题是求男女生各多少人时,就可以随便设男生或女生的人数是X人。此题搭两根架子,如果设男生是X人,一根架子就是X,另一根架子是女生,就是50-X人。,大数或小数都可以设为X,例如:条件中告诉了鸡的只数比鸭少15只,问题求鸡和鸭各多少只时,此题也搭两根架子,一根是鸡的架子,另一根是鸭的架子。如果设鸡有X只,则鸭是X+15只;如果设鸭是X只,则鸡是X-15只。,只能设一倍数为X。例如:果园里有三种树共12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棵数的2倍多3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棵数的3倍少5棵,求三种树各有多少棵?此题必须搭三根架子,第一根架子是设桃树有X棵,第二根架子是苹果树的2X+3棵,第三根架子是梨树的3X-5棵。×份数=总数的条件里,问题是求总数。这种情况一般就需要间接设未知数。在这种题目中,若采用直接设未知数法,会给列方程增加麻烦。如果采用间接设未知数法,即通过间接的桥梁作用,达到求解的目的。间接设未知数的具体做法是设每份数或份数为“x”,然后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来表示所问的未知量,求得未知数的值后,再求出总数。例如: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72米,结果乙比甲晚到4分钟,AB两地相距多少米?此题不设最后的问题,而是设甲或乙的时间为X。搭两根架子,一根架子是设甲行了X分,另一根架子是乙行的X+4分。二、列方程:搭好架子后边读题边添加,直到列出方程这种教学模式不用再象传统的教学方法,设了未知数后去找等量关系。而是再继续读题目,在已经搭好的架子中读一个条件,添加一个数,最后再添运算符号和等号,方程就会自然列出来。例如:小刚和小明今年共21岁,已知小刚岁数的

浅谈列方程解较复杂应用题的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