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列宁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5%的大企业集中了工人总数的54%。但是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扶植与外资。俄国77%的人口仍在村社份地或地主的土地上从事传统方式的农业生产,2/3的国民经济产值来自农业。──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传统农业仍占主导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缓慢、失衡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工人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1个半小时,劳动条件恶劣,职业病流行。俄居全欧洲末尾,1910年的工资仅相当于美国的1/3。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缓慢、失衡2、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1905年请愿的民众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连连败阵。到这年底,俄军损失兵力总数达700万左右,将近1914年总兵力的一半,大片国土沦于敌手。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很多经济部门陷入瘫痪,农田荒芜,粮食供应紧张,民怨沸腾。高达420亿卢布的战争债务导致剧烈的通货膨胀,1917年的货币流通额为1914年的10倍。1915年到1917年,沙皇频繁改组政府,撤换了4个首席大臣、5个内务大臣、3个外交大臣和3个国防大臣。宫廷腐败也暴露无遗。倾向革新的尤苏波夫亲王刺杀了宫廷佞臣拉斯普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一战使俄国陷入全面危机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缓慢、失衡2、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3、一战使俄国陷入全面危机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发生沙皇制度终结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要求和平、面包、土地的民众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优质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