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毛中特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依据。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2、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1)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之后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经验教训,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随着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党的四大第一次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探索。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经验教训,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3)理论成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几方面上加以展开,使新民主主义理论达到了成熟。(4)完整表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同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新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5)总之,没有中国革命实践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军事战略理论;没有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提出:(1)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2)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中特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独角戏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