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宅卫生间渗漏部位及原因分析卫生间的使用功能决定了它用水频繁,在施工和装修过程中如果防水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地面渗漏现象。“渗”是指某一部位在一定范围内被水渗透并扩散,出现水印或处于潮湿状态;“漏”则指某一部位在一定面积范围内或局部区域内被较多水量浸入,出现滴漏、冒水、涌水现象。渗漏部位主要集中在墙体与地面的相接处、浴盆上口与墙体接触处、地漏周围、卫生洁具的排水管和穿过地面的管道周围。另外还有一些沿混凝土板不规则的渗漏。其渗漏原因如下:1)地面泛水坡度不够,甚至倒泛水,导致室内有水不能迅速排除,而沿墙体底部空隙渗出。地面卷材防水墙立面因防水处理高度不够或造成张嘴、翘边、空鼓、裂缝形成渗漏。2)浴盆上口与墙体接触处是经常存水的部位,如果内墙抹灰质量差或镶贴的面砖勾缝不严,水就会沿墙体的空隙和毛细孔渗出。浴盆所靠墙面只抹底灰,不抹面层,不贴磁砖或粘贴磁砖铺浆不满、沟缝不严实。致使底灰长期挂水潮湿,逐步渗透到墙体内。浴盆下做法不当,造成浴盆下积水,地面排水坡度小,造成墙边角积水,形成渗漏。3)地漏、卫生洁具的排水管及穿过地面的管道周围混凝土浇筑前,未认真将基层清理干净,降低了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板的粘结力,导致水沿施工缝渗漏。4)穿过地面的塑料排水管未设伸缩节,采暖管未设套管,由于温差变形,造成管子与其周围已灌实的混凝土产生相对位移,形成缝隙,水通过缝隙沿管道渗入下层房间。5)混凝土板浇筑时漏振、欠振,造成混凝土板不密实。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就拆除模板,或在其上放置重物和猛烈振动,使混凝土板产生裂缝,施工时又未认真处理,造成水沿混凝土内蜂窝或裂缝渗出。6)地漏安装过高,造成地面积水。大便器排水管高度过低,大便器出口插入排水管的深度不够,造成水从连接处漏出。如果防水处理不当,水就会沿管道周围或混凝土板内的蜂窝、裂缝及墙缝渗出。2防治措施1)在卫生间周边应砌筑墙体的位置,与混凝土板同时浇筑高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与该处墙体等厚的混凝土防水增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低20mm~30mm。地面施工以前,先按设计要求找好泛水坡度,拉线做标高控制点,然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内墙抹灰前应认真清理、湿润墙面。在浴盆口上200mm处至地面,防水砂浆刮糙不少于两次,浴盆口下墙面用11水泥砂浆压光。为防止水沿墙面流入浴盆下造成地面积水,浴盆下地面除采取上述做法以外,还应进行找坡,使水流向浴盆排水管一侧,并通过浴盆排水检修门流入地漏。内墙镶贴饰面砖时,应认真勾缝,确保水不沿砖缝渗入墙体。3)在浇筑地漏、卫生洁具排水管周围及穿过混凝土板和管道周围的混凝土以前,应凿除洞口周边松散的石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干燥后,再做涂膜防水层,并在涂膜防水层上撒碎石屑,以利于后期与抹灰层粘结牢固。4)穿过地板的塑料排水管,应每层设伸缩
住宅工程卫生间渗漏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