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n Mononucleosis
儿科刘红铃
概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 virus(EB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实验室特点为血液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病原学
EB病毒
科属
特性
抗原:膜抗原(MA)
衣壳抗原(VCA)
核抗原(EBNA)
早期抗原(EA) 淋巴细胞检出的膜抗原(LYDMA )
以上抗原均产生相应的抗体 VCA-IgM是新近感染的标志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口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流行特征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秋末、冬初较多。
流行状况:多为散发或一定规模的流行。
发病机制
病毒进入咽部,在咽淋巴组织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内脏。
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淋巴细胞良性增生,并不化脓。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5天
发热热度、热型不规则、热程不定、中毒症状不重
咽峡炎扁桃体肿大(80%)、假膜(50%)
淋巴结肿大 80%~100%,以颈部最多见
肝脾肿大多为轻度,2/3肝功能异常
皮疹为多型性
其他鼻塞、打鼾、眼睑实质性浮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少见表现
并发症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心脏
眼部
泌尿系统
其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变异淋巴细胞>10%或绝对值> × 109/L
血清学检查
1、嗜异性凝集试验
2、EB病毒抗体测定特异性VCA IgM检测
三. EBV-DNA检测
诊断
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三联征
变异淋巴细胞大于10%或总数>
三. 嗜异凝集抗体阳性
EB病毒VCA抗体阳性
PCR检测EBV-DNA阳性
鉴别诊断
巨细胞病毒感染
-由于病毒对靶器官细胞的作用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则与淋巴细胞增殖有关。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甲型病毒性肝炎。
链球菌所致的渗出性扁桃体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