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P5)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P5)路基临界高度H: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P18)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时,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40)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碎、砾石路面:通常是指水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以及密级配的碎(砾)石路面等数种,这类路面通常只能用于中低等交通量的公路。10、碎石路面:是用加工轧制的碎石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11、块料路面: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13、石灰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率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14、水泥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及养护成型,起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15、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工业废渣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及养护成型,起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16、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黏结矿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二、简答题(选择题):1、我国公路用土类型划分和土粒组区分方法?答:(1)划分: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料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2)区分方法:巨粒组与粗粒组区分粒径为60㎜,㎜。2、划分自然区域的原则是什么?分几级?(P12)(一)公路自然区划根据以下三个原则划分:(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二)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3、路基干湿的类型(P16)答: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4、路面结构的层次、路面的等级与分类?答:(1)层次:面层、基层和垫层(注意顺序)(2)路面等级:高级、次高级、中级、低级。(3)路面分类: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5、我国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设计标准轴重?答:车辆:客车和货车。设计标准轴重:100KN。6、简述路基常见病害及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