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卷第期鸡西大学学报
10 2 Vol. 10 No. 2
2010年 4月 JOURNAL OF J IX IUN IVERSITY Ap r. 2010
文章编号: 1672 - 6758 (2010) 02 - 0040 - 3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
牛香兰
摘要:庄子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生死如一。庄子提醒我
们应该在死亡面前保持平和的心境,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痛苦,正确把握自己的命运,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名
与利。
关键词:人生;庄子;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 B223. 5 文献标识码: A
人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每个人的人生也都不一子在鼓盆而歌,便谴责庄子,庄子则认为人的生死是气的
样,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变化的结果。“形体的变化,是出于自然的变化。”人的生
有的人的追逐功名利禄,有的人追求淡泊生活。前一种是“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那么死也是“变而至死”,
人“重生”,惧怕死亡;后者则无所求,平静地看待生死。这是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的自然规律。如今妻子由
何谓生,何谓死? 这一直是人类千年以来追寻探索于气的变化而安稳地卧在天地这个巨室里,这又何必为
的课题,它耗尽了许多先圣哲人的精力,让他们穷其一之过分忧伤呢! “生死本是自然演化,人应顺其自然,不
生,只为解开生命与死亡的奥秘。但在庄子看来,生与死应为死而悲伤。”
是微不足道的。正如他所说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
为生,散则为死。”本文拟就庄子的生死观,略陈管见,求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
教于大方之家。备邪? 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
一生死为自然现象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
在庄子的观念中,万物是齐一的,皆是由道所生,人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明
也不例外。庄子对死的态度,是看到了死就是一种生命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
的更新。因为那是从某一种存在转化另一种存在,如同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 ”(《庄子· 列御
“气”的聚散来去,本来就是无,后来聚合,成了人形,然后寇》)
散去,复归于无。既然如此,人对生死又有什么值得忧喜在庄子看来,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人死
的呢? 庄子的生死观使他方生方死之时体验到了新生和后,无论怎么样葬,都没有实际意义,这恰好与孔子的厚
最终解脱,这个新生超越了世俗的生现象圈子。葬相反,因为他看破生死。死亡既然是自然现象,肉体的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消散、变化就交给大自然去处理,又何必看不通呢?
与,皆物之情也。”(《庄子· 大宗师》) 庄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找了好多先圣哲人来作
在庄子看来,人的死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犹如为自己的代言人,说明自己的观点:
昼夜交替那样永远地变化着,是自然的规律。既然死和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
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那么,人们就应该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
克制死亡所带给人的悲痛,不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