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声学是相互独立地发展起来的,他们分别提出了一些非常不同的名词来描述有关概念的含义,这也不足为奇。由于声学和音乐的用词方面常有交叉,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相同名词无形中列入了两类用词范围内。但是他们的目的和意思不同,这些名词常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虽然音乐家和声学家都采用同一名词,如以强度或共振而言,要不知道是谁说的,就不能肯定它指的什么意思。由于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要求的词汇要有精确的定义。术语的定义一经科学家们同意后,即纳为“标准”,并为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科学家团体所通用,以期达到统一用法。反之,音乐用语的发展并不经过一种学院式的讨论。这也不是说音乐用语是随随便便的,许多有关音乐的术语虽未有特殊的音乐定义(指与通常含义的区别),但已成为音乐家词汇中很有意义的一部分。术语的定义1亲切感:在小厅里,听众在视觉上觉得和演奏者很接近,如果在小厅内演奏音乐,在听觉上也有类似的亲切感。在录音和广播事业的专门术语中,把有亲切感地厅称之为具有“当面感”(Presence)。听者是根据初始时间延迟间隙来判断厅的大小,即到达听者耳际的直达声和第一次反射声之间的间隔,而到达该处的首次反射声乃来自墙体或平顶。当音乐家说一个厅的音质亲切时,则其中的声反射面必然已布置得使出始时间延迟间隙很小,短于20毫秒左右,即千分之20秒。一个有亲切感的厅还要求来自演奏者的直达声相对于混响声而言不要太弱。亲切感的重要性几乎比之以下所列举的其他音乐音质的主观属性中任何一个要重要三倍。2活跃度:有足够混响的厅可称之为活跃室。如室内向听众反射回来的声音很少,例如在吸声材料过多的房间中,则称为死寂或干涩。如室内体积较大(相对于所容纳的听众而言)。其中内表面又都是声反射性的,则此厅就比较活跃。活跃使音乐的声音丰满。活跃度主要与中高频(即高于500赫兹)的混响时间有关。因此有的听声音虽然很活跃,却会感到低音不足。我们用温暖这一名词来描述低频混响所产生的音质效果。3温暖度:音乐中的温暖度是指低音的活跃度或相对于中频而言的低频丰满度。低频(250赫兹以下)的混响时间长于中频(500到1000赫兹)时,就产生低音的丰满度。如果低频的混响时间比中频的短,则声音清脆。有时,在小房间或播音室内,低频的共振频率分布得很开,则在其内演奏的音乐声音过分夸大,这样产生的品质不均的声音称之为“轰隆声”(boomy)。在大的音乐厅或歌剧院内,除非在平定和墙上普遍的采用只对高频有效吸声材料,否则很少会产生“轰隆”的声学现象。反之,大多数良好的音乐厅都具有温暖的音质,即丰满的低音。4直达声的响度:响度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在厅内,我们对音乐的响度印象是由直达声和混响声的响度一起形成的,但应分别加以讨论。在小厅里,乐队对后排听众席所产生的直达声通常是足够的,但在很大的厅内,尤其是后座的升高不够时到达远处听者的直达声响度就嫌太低。最好的一些厅的长度是有限的,平顶和台侧的一些墙面都设计成使声音均匀的投向座席。在座席正常升高情况下,乐队的直达声在离指挥约20米处的响度达到最为舒适的程度。5混响声的响度:混响声的能量与两个变量有关——非直接传至听者的声音强度以及有听众和乐队时的混响时间。如果一个厅的体积很大,混响时间又很短,则混响声的响度不足以把乐章的强音片断中作曲者的含义送达给听者。反之,如厅太小,混响过强,则交响乐的极强音将达到使许多听
音乐音质的主观属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