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说》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说》教学设计                                                                             滁州市第十二中学 朱长勇【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23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阅读的技巧。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还难以完全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基于此种情况,本课以学生朗读为主,这样才能真正受益,而对于文章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2、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二)能力培养点1、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三)情感体验点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四)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语。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件展示-幻灯片1《马》一幅图片播放无相乐队---千里马歌曲,营造诵读氛围。)一、漫画激趣导入(屏显漫画——《赵本山与小沈阳》。幻灯片2)    2009年春晚,小沈阳就是站在师傅赵本山肩上一夜走红的。所以,很多网友说:“是赵本山这位伯乐,发现了小沈阳这匹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历来被世人所引用,我们今天学习韩愈的《马说》,看看韩愈在唐代引用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想表达什么情感?(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作者简介(填空)】(幻灯片3)    韩愈(768~824) (     )代诗人、(     )家。字  (      )。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 郡望昌黎 ,世称 (      ) 。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       )。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      )。(补充)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说马、“说说马的事”,“谈谈马的事”,“议议马的事”。常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幻灯片4)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就是——说莲可爱。爱莲,即爱君子之德。那么,韩愈借说马的事来说什么呢?:诵读·积累(大屏幕显示)(幻灯片5)(一).要求:诵读的第一要求是:读准。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落字。(幻灯片6)(幻灯片7)(幻灯片8) “食”字的读音“食(sì)马者”

《马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11gw27s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