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及教学建议.docx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及教学建议摘要:本文就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教材内容表述进行了分析,从大学物理的角度进行了知识再现,结合教材、教师和学生情况提出教学建议,对中学教师理解与把握教材有帮助作用,对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关键词: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问题的提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长期以来广大物理教师年复一年的讲授着这个定律,研究着这个定律。面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与背景,从灌输式到启发式再到探究式,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方面做着各种尝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困扰中学物理教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材编写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教材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不同,让中学老师难以把握;二是在大学物理里面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描述很清楚,但是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学课堂,如何通俗易懂又准确的让中学生理解并会使用这个定律是教学设计的难点;三是我们的高中课本,只讨论一个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问题,而不讨论更复杂的情况,可是高考总是涉及到这类问题,这就出现了新课教学与高考复习的不协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普遍感觉教材的表述比较简单,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对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并不容易。在教学中还存在照本宣科现象,让学生死记硬背守恒条件现象,遇到多体、多过程的情况,学生无从下手的现象…如何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有效组织教学呢?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并进行了课后反思,提出教学建议。,课改后增加了教材的可选择性,东部地区使用教科版教材,西部地区使用人教版教材。不论哪个版本哪个时期,教材对这部分教学内容都非常重视。但是教科书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却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将各种表述做一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对科学规律的表述也更加科学严谨。对人教版的三种表述进行分析比较会发现,95版的表述中“介质阻力”与“摩擦”在内涵上有重复,没有说明弹力做功的情况,没有建立"系统"的概念。03版的表述强调了只有重力做功,没有说明弹力做功的情况,同样没有建立“系统”的概念。相对而言,人教版与教科版的新课标必修内容表述是一致的,是最全面、最科学的。教材不断变化,教师难以把握,这对教学的组织增加了难度。新课程要求教师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想有效组织教学,就要深刻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才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深入浅出的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物理导论》中这样表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外力对系统做的功为零,系统内部又没有非保守力做功,则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当W外力=0,W非保守力=0时,EK+EP二EK0+EP0二常量这就是说,在只有保守内力做功的情况下,质点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一结论叫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条件包含的意义是:W外力=0,表示外界物体的能量与系统的机械能之间无能量的传递或转化;W非保守力=0,表示系统内没有发生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在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下,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移项后的表达式是:EPO—EP=EK—EKO即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及教学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