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民讲师的创业致富历程(精简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民讲师的创业致富历程
农民讲师的创业致富历程
以前,在XX县,说起**,认识的人不会太多。
现在,在XX县、XX市、XX省乃至省外,认识她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是从报纸、杂志和电视中认识的。
她没有高学历,参加各种培训百余次却没有培训院校和培训证件,但却正在出专著。
她长在XX县城郊的山村,足迹却遍布县内各乡镇及市外的六盘水、省外的云南彝良县等多个地方的山山岭岭。
她的创业故事很平凡,平凡中却显现着起伏与跌宕。
读书挣钱两不误
还小的时候,她曾经想过上大学。经济并不太宽裕的父母省吃俭用,将她送入了学堂,父母勤劳、朴实的作风一直是她学习的榜样,她除了认真读书,还经常抽空帮父母干活,并以高分考入了XX职中,立志要考入农业方面的学校,学到一定的技术后,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高二入学没几天,母亲在做农活时不幸把右腿摔断,送医院手术治疗,父亲一边陪护、一边四处借钱医治母亲,家庭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她的身上,这对一个学生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但她没有被压垮,几经思考,她把从母亲手上学会的祖传熬制包谷糖的技术用上了。
晚上熬糖,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卖糖。
刚开始时,由于手艺不精,熬制的包谷糖质量不好,她就把糖背到又边远、又没有人竞争的地方去兑换粮食。待手艺精了,熬制的包谷糖的质量也好了,她就背到经济条件好的XX县城去卖。
由于卖包谷糖的人多,要很长时间才能销售完,她就独出心裁地将大豆、花生、核桃、玉米等加工成粉后,制成丝丝糖后再卖。这一自制品牌的包谷糖一上市就一抢而空,月纯收入近千元,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既帮助母亲解决了部分医药费,也维持了整个家。
就这样边读书边做糖,她坚持读完了高中。
打工返乡谋发展
高考结束,大学梦想破灭的她,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队伍。
向亲戚家借了600元钱,来到陌生的浙江温州找工作,想学些技术、找点钱后再回家乡发展。不料没有技术、文化又不高,找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经人介绍进了眼镜厂,先当学徒,后分到车间上班,每天上班11小时,每月拿到700元工资。为了赚得多一点,她每天加班4小时,每天上班15个小时,每月能拿到900多元钱。
打工半年,工资不高,工作非常辛苦又没有学到技术的她,虽然有了5000多块钱的积蓄,但身体也基本上累坏了。
艰难创业路
打工太难,还是回家另谋发展吧。这样想着的她,毅然返乡。那一年,她19岁。
回到老家,她开始在老家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天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播下第一窝天麻开始,她就踏上了比蜀道还难的创业历程。
没有创业资金,没有栽培技术,没有专业引领。
2004年,她怀揣着种植天麻的梦想,踏上了取经之路。去过湖北、湖南,到过四川,近到云南,远到陕西。一步步走来,路漫漫其修远,她边求索,边前行。
经过反复实验,在失败中找教训,在成功中找经验,并集各家之所长,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先进的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在天麻伴生菌孢子分离、提纯复壮、长期保存等技术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在天麻两菌一种的配置、天麻生长习性及害虫防治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学有所成的她,以自然人身份投资成立了大部分股份归农民所有的XX森宝天麻有限责任公司,带领群众在自然林下大范围种植天麻。她

农民讲师的创业致富历程(精简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992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