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研究《世说新语》中的家庭教育策略收稿日期:2008-10-22作者简介:马艳(1979-),女,山东博兴人,2006级硕士研究生。马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虽非家庭教育专著,但在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琐闻佚事、清谈玄言、品题人物、饮酒恣肆、适意任为中,却隐蕴着一股古朴厚重、清新和雅的家庭教育策略之气。从教育方式到教育内容都为后世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鉴之处。关键词:世说新语;家庭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16(2008)06-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从《中国丛书综录》中《家训》部分所列的书目达117种之多就可见一斑。而散见于其它典籍著作中的家庭教育理念、策略就更数不胜数。汉末至魏晋,随着董仲舒等汉儒“独尊儒术”的僵化礼制思想被打破,人们开始了思想的自由驰骋。就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133)魏晋士人虽然饮酒恣肆、任性适意,但在看似漫不经心、玩世不恭的背后却极其重视家庭教育,从而也推动了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蓬勃发展。《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虽非家庭教育专著,但在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琐闻佚事、清谈玄言、品题人物、饮酒恣肆、适意任为中,却隐蕴着一股古朴厚重、清新和雅的家庭教育策略之气。从教育方式到教育内容都为后世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鉴之处。一、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教育有法,而无定法。教育和受教育的主体都是人,人是感性的而非呆板的。由于魏晋特殊的社会背景,时人心性自由、适意放达,家庭教育方式也打破了汉代礼制的种种束缚,样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一)重视启发引导式的教育启发引导式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从孔子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魏晋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再丰富和再发展。如“借景启发”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93)[言语71]又如“间接启发”式: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2](106)[言语92]有时候做某些事的行为规范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和家长直接告诉孩子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孩子自己说出来的会牢记于心,而家长的直接说教却抛之脑后。谢安在教育子侄们时就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间接启发”:他不希望子侄们干预皇室之事,没有直接用命令,而是问他们:“自家子弟如何干预人家的事,为什么一定希望他们很出众呢?”而谢玄的回答“只是希望子弟出众就好,不必是为了预人事。”也正就是他想要说的。这其中的教育策略不可谓不智慧也。再如“对话启发”式: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2](175)[文学52]在诗文探讨时,谢安没有直接说他觉得哪句佳,而是先和子侄们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发子
世说新语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