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重分配、结果处理等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科学性原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保证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做到准确、合理、客观、公正。 3、民主性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全员参与评价。 4、激励性原则。通过评价,找出差距,激发内部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5、实效性原则。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成长的外部驱动力 二、评价的形式和内容及评价标准 1、评价形式 第一,采取学生会值周为评价手段,每天早、午、晚对学生全体在校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成绩上,作为年度评优之条件。第二采取班主任、科任平时和学期对个体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在素质评价手册上)。 2、评价内容: 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按评价原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即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 3、评价标准 结合我校实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将以二十六条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信念,了解家乡的历史和乡情,关心国家,关心时事政治。 (2)主动学习哲学知识,具有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重他人,行为自律。 (5)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分辨是非能力,遵纪守法,善于同违法及不良行为作斗争。 (6)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告和公共秩序,爱护、保护环境。 (7)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能与他人一起确立并实现目标,尊重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9)学习目的的明确,态度端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10)学习自主,勤于思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11)有自我评价和自我检查学习的能力,能正确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善于处理各种信息。 (12)掌握各学科基本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13)勇于创新。 (14)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15)心胸开阔,人际关系融洽,责任意识强。 (16)有稳定的情绪、情感,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17)体形、体态发育良好,科学地锻炼身体,身体健康。 (18)体育课达标。 (19)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 (20)热爱大自然,具有感受自然美的
学生评价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