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http://shop106150152.
公关礼仪
作者:郑健儿
责任编辑:李苗苗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IDPN:308-2009-037
课件章数:10
第六章个人的形体动作规范
第一节表情礼仪
第二节手势礼仪
第三节体姿礼仪
4. Conclusion
“优雅行为之美,胜于单纯仪容之美”。
———弗兰西斯· 培根
第一节表情礼仪
一、目光交流
在交往过程中应“正视”对方,以示尊重和礼貌。目光飘忽不定、死盯住对方、左顾右盼、暗送秋波、斜视、瞟视、瞥视等等都是不礼貌的,此类目光和反应在对方看来要么是不自信的表现,要么是另有企图,要么就是不耐烦和目中无人。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是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反映,这种目光有助于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合作。
工作交往中,良好的交际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
神的。做到这一点的要领是:放松精神,把自己的目光放虚
一些,不要聚焦在对方脸上的某个部位,而是好像在用自己
的目光笼罩在对面的整个人。
注视对方什么位置,传达的信息有区别,造成的气氛也相异。不同的场合和交往对象,目光所及之处应有差别。比如公事注视,这是指人们在工作交往中,联系业务、洽谈生意及外事谈判时,目光所及区域在额头至两眼之间。这种注视给人一种郑重、严肃,同时也很看重对方,有诚意,因而会慎重考虑你的意见,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拥有了控制权。再比如社交注视,这是在舞厅、茶话会、宴会及朋友聚会时用的,区域在两眼到嘴之间。这种注视会令人感到舒服,也很有礼貌,较前者在气氛上要缓和多了。
不同的时刻目光也应该有所不同和变化:
无论是偶然相遇,还是预约见面,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见到熟人,目光都可以拉近或疏远两人的距离。正确的目光礼仪应该是以炯炯有神的目光正视对方,同时伴随着微笑,以示迎接和喜悦,对初次见面的人,还应头部微微一点,行一注目礼,表示出尊敬和礼貌。
我们应该主动保持与对方的目光接触,但绝不是紧紧盯住
对方的眼睛,这种逼视的目光是失礼的,也会使对方感到尴尬。
瞳孔的焦距要呈散射状态,用目光笼罩对方的面部,同时应当
辅以真挚、热诚的面部表情。
目光抬起,表示谈话的结束。送客时,目光注视着对方且表现出惜别的情意,等客人走出一段路,不再问头张望时,才能转移目送客人的视线,以示尊重。
二、微笑
所谓笑,即人的面部呈现出愉快、欢乐的神情。由此可见,笑以愉快、欢乐为首要特征。笑是一种语言,它是通过面部的笑容传递和善、友好信息的一种无声的语言。
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可以让人如坐春风,“皮笑肉不笑”、“苦笑”都是极其不礼貌的。也就是说,微笑也是有规范的。
首先,微笑要是自然的,没有牵强、生硬的感觉,没有做作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是假装出来的,否则连对方也会觉得不自然。
其次要注意协调配合,眼睛、眉毛、嘴巴都有一系列的反映和配合,应当目光柔和发亮,双眼略微睁大;眉头自然舒展,眉毛微微向上扬起。还应避免耸动自己的鼻子与耳朵。
第三,微笑要有感染力,也就是须带有感情。要笑得亲切、甜美,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用心。
微笑的基本方法是: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然后使自己的嘴角微微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最后,在不牵动鼻子、不发出笑声、不露出牙齿尤其是不露出牙龈的前提下,轻轻一笑。
第二节手势礼仪
一、使用手势的原则
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手势面对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翘大拇指这一手势语,中国人对它的理解是“非常好”、“棒极了”,表示赞赏,但是在希腊人理解就是“滚蛋”,澳大利亚人除了理解为“搭车”以外,还会认为它有侮辱的意味。
新公关礼仪 教学课件 李苗苗(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