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梭罗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梭罗论文.doc:..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张琰摘要:亨利•大卫•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自然主义的倡导者。他因《瓦尔登湖》文章的发表享誉世界文坛。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环境的破坏后,他的自然观重新被得到重视,成为现代人的指南。本文拟从“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在文屮的体现”和“梭罗的自然观对现代人的启示”这三方面來阐述梭罗的自然观。关键字:《瓦尔登湖》;梭罗;自然观引言《瓦尔登湖》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超验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代表作。他生前乃至去世后的半个世纪不大为人注意,20世纪以来却声誉FI隆;时至今日,他被认为是“19世纪最广为人知的美国作家之一,也许只有埃德加・爱伦・坡才能与之相比”⑴,是“美国文学史上阐释大自然的第一位主要人物,也是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笫一个圣徒”⑵,《瓦尔登湖》使梭罗-亨誉世界文坛。哈丁曾说:“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在书中,梭罗向我们描述了他从1845年春天起在瓦尔登湖畔的隐居,过着像原始部落那样简单的生活。在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用生命证明了:人类真正的生活必需品通过简单的劳动可以轻易的获得。⑸实际上,他是在广漠的宇宙中选择了一块属于自己心灵的净土,通过它來透视外面的世界。他可以与荷马、柏拉图等先哲们对话,也可以与湖畔的生灵进行无言的交流与沟通。⑷在没有工业文明带来的喧嚣的自然环境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瓦尔登湖畔的恬静,一花一草,一山一水,意境恬淡。梭罗自然观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最终他认为自然是实实在在的本真的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子女,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⑸梭罗在书中说:“我到瓦尔登湖的冃的,既不是为了生活节俭,也不是去挥霍,只是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因为那里比起其他地方可以少一些麻烦。”本文屮,笔者拟从“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在文屮的体现”和“梭罗的自然观对现代人的启示”这三方面来阐述梭罗的自然观。自然观的形成(—)环境影响梭罗出生在康科德镇,他热爱口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土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非常喜欢大自然,而且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发现大自然的“美”。以至于无论走到哪里,“他夹着一本旧乐谱,可以把植物压在书里;他口袋里带着他的日记簿与铅笔,一只小望远镜预备看鸟”⑹他的身后留下了许多植物的标本。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身为土地测量员的他乂能够发现更多的幽僻之地,有助于他发现大自然。梭罗的生活经验非常的丰富,他会建木屋,种庄稼,又精通算数。通过看什么花开,他便能知哓日期,这是要多么的细心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的水平呀。梭罗有一个独特的个性: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自在生活,才能实现他的人生目标,生活也才因此有意义。⑺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对职业的选择、对谋生的定义与众不同,他的行为显得与世格格不入。但是外表显得喜欢孤寂的人内心却非常的丰富多彩,他向往宁静。因此,在瓦尔登湖畔的隐居对他而言再好不过了:生活和精神达到了统一。但是,在16、17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地球上的资源都在不断地被开发,废水、废气污染着地球的生态环境,许多珍贵的物种不断地消亡,人类的生活不再有蓝亮的天,

【精品】梭罗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