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
【关键词】外科感染;中医药疗法
【关键词】外科感染;中医药疗法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和汤加减治疗多种慢性外科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1 化脓性乳腺炎

张某,女,22岁,农民。1981-04-06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产后23日)右侧乳房红肿热痛,未及时有效治疗,15日后化脓自行破溃,溃后50余日创口仍不愈合。现症:右乳房隐隐疼痛,乳晕外上方2cm处有直径约1cm的创口1处,有少量淡黄色脓液流出,脓液质清稀,创口外翻,创面淡白微红,周围皮肤轻度肿胀,皮色黯红。全身症状:身疲乏力,畏寒肢冷,自汗,纳少,口不渴,面色黄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数。予中和汤加减。处方:红参10g,陈皮10g,白术12g,黄芪25g,白芷6g,当归20g,茯苓10g,川芎6g,皂角刺10g,乳香6g,没药6g,金银花12g,蒲公英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3剂后全身症状改善,肿消,疼痛减轻有痒感,脓液减少,创面红润,创口边缘皮肤红活。上方继服6剂,脓尽,创口愈合,神清气爽,食欲旺盛,恢复正常。
按:化脓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乳汁淤积或肝郁胃热,败乳蓄积,化热而成脓肿。临床一般分3期,初期治宜疏肝清热,通乳消肿;成脓期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溃后治宜排脓托毒。本例产后元气大伤,患乳痈后因住地偏僻缺医少药未及时治疗,致使乳痈溃脓后气血虚弱,无力托毒,邪毒稽留,脓液稀薄,久不收口。中医辨证属乳痈(溃脓期)余毒未清,元气不足。治宜补气透托,和血消散,排脓生肌。方用中和汤加减。患者气血虚甚,以红参大补元气,重用当归补血,黄芪托疮生肌,蒲公英清热解毒兼疏通乳管,与诸药配合,使气血充足,毒清脓尽,创口愈合,延绵2个月的病痛,旬日治愈。
2 多发性疖病

李某,男,37岁,农民。2004-04-18就诊。患者于2年前背部开始患疖肿,初起局部皮肤潮红肿痛,肿胀范围多局限在3~5cm,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加剧,3~5日成脓并自行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逐渐减轻,7~10日痊愈。2年内背部疖肿如此反复发生约30多次,以后发生的疖肿肿胀范围逐渐增大,约5~10cm,成脓、破溃、痊愈的时间均逐渐延长,约15~30日。起初发作疼痛较轻,一般不影响日常劳动,后来发作疼痛较重,不能参加劳动。起初未进行治疗,后来发作时曾用过抗菌消炎药物,曾静脉输液3次,每次5~7日,可缩短病程,减轻疼痛,但过一段时间又有发生,且均在背部。现症:此次发病12日,左肩胛部皮肤有约10cm
×10cm疖肿1个,局部黯红肿胀,中等硬度,×,压之流出淡黄色稀薄脓液,有疼痛感,活动后疼痛加剧。背部皮肤有30多处大小疤痕,如天星状。自觉疲乏无力,纳差,便溏,面色稍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无力。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予中和汤加减。处方:党参15g,陈皮10g,黄芪20g,白术12g,当归15g,赤芍药10g,白芷10g,茯苓10g,川芎10g,皂角刺10g,乳香6g,没药6g,连翘15g,金银花15g,败酱草20g,蒲公英30g,炒扁豆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3剂后,局部皮肤红润,脓头脱落,创面红活,脓液减少,痛止肿消。服6剂脓尽痊愈。以中和汤加减出入,共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