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幺晓红-观潮-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基本信息学校辽宁省本溪市北星小学课名观潮教师姓名幺晓红学科(版本)人教课标版语文章节第一章学时第二课时40分钟年级四年级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深入理解浩浩荡荡、漫天卷地、横卧、横贯、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语言。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两个自然段。(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和领悟的过程,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边读边想、绘制思维导图、视频直播、图片观看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忆的方法,积累运用词句,通过图片理解词语,拓展词语外延。(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者分析《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编排的都是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单元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因此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朗读,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设计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本班学生的生活视野比较窄,没有看过波涛汹涌的海浪,但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了一定的观察阅读理解能力,他们的好奇心、探索心很强。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引导新授为主,以小组合作为助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手法,体会感情。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课文所写的“潮来之时”的内容是课文学习的重点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表达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充分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2、“潮来之时”的潮水形态描写是重中之重,采取讲授、朗读的方法领悟钱塘江波涛汹涌的动态美。采取白板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达到思维可视性,清晰明了的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比较陌生,用视频播放、图片欣赏的方式,辅助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语言。3、小组合作解决潮水声音的思维导图,反馈上一节潮水形态的学习。选取学习能力强的一组到白板操作,这样本组不仅便于研究、讨论,课堂的其他小组随时能关注他们的思维动向,并借鉴其思路方法,实现本节内容学习。捕捉学生的创作,利用网络和手机,拍照学生的作品并上传白板,使评价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展示心理。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复习00’00”-05’18”1、积累词语。2、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1、复习13个四字词语,读出并按景象与声音分成两类。2、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学生开火车读词,一名学生进行白板操作,对词语进行分类,全体学生再分类读词。1、使用探照灯功能读词,引起学生注意,并看清每个词。2、拖拽词语,划分声音和景象两个集合圈,方便、形象并积累词语,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讲解做铺垫。新授——学生自由读3、4自然段05’45”-07’02”整体把握3、4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读潮来之时的3、4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用“---”画出潮水形态的语句,用“~~”画出潮水声音的语句。用浪潮翻滚的图片做背景,出示阅读目标,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观潮者的行列之中。新授——

幺晓红-观潮-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