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来民工子弟父母养育方式和班级同伴关系的初步研究.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7 6 2 心理科学 2003 年第 26 卷第 4 期
外来民工子弟父母养育方式和班级同伴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信军,
U R 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为友伴选择的双向佚指标。
1 引言
2 .2 .3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性
同伴关系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社质以及来到本地的年限等。
会心理学持续的研究热点。90 年代以来,除了在经典领域的 数据把在同伴提名测量中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转换为
研究断加深之外,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拓宽。比如, 各种标准分数,并与 EM BU 测量所获得的各因子分输人
同伴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跨 SPSS1fow indows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文化研究不仅考虑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可能导致儿童同
3 结果
伴关系特点不同,而且还考虑到同一文化内不同部分儿童的
同伴关系特点的差异,特别是不同社会身份和社会背景儿童 学生来源、性别等变量在父亲养育方式和同伴关系上
的同伴关系差异。Kovacs 和 Parker等人的研究(1996)发现的主效应分析
了这种群体差异。有鉴于此,我们不妨把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通过 M A N O V A 分析,发现学生来源变量(外来民工子
角转向国内备受关注的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的教育问题。弟球地儿童)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偏
我们不仅仅应该关注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爱被试等三个因子上主效应显著(F1()二35389.
等问题,还应该关注这些孩子的微观教育环境和社会性发展 001;F 2(1,182)= ,p < .01;F (1,182)= 11,904,p < 。
问题。从全国各地有关调查的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适 01)。本地儿童比外来民工子弟能更显著地感受到父母的情
龄子女除了部分留守本籍就读或辍学外,一般有四种就学途感温暖与理解,而外来民工子弟比本地儿童能更多地感受到
径;在流人地公立中小学借读,在流人地民办、私立学校就父母的惩罚、严厉。另外,在父母养育方式的惩罚严厉、干涉
学,就读于流入地政府地在流出地所办学校,就读于流人地保护、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因子上,性别变摄都表现出显著
民工子弟学校和简易学校。我们认为,与本地适龄儿童同处的主效应(F 1(= ,p < .001;Fz()=12 .2121p < .
一校的民工子弟同伴关系最为复杂,也最值得研究,而集中 01;F3()= ,p < .05;F4()- < .Ol),男生
了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民工子弟学校儿童的同伴关系也可比女生均更显著地感受到父母在上述因子上的行为倾向,而
能具有某种群体特殊性。我们假设认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自这种效应的产生完全来自民工子弟群体,与本地儿童无关
身状况、家庭环境可能会构成其对孩子养育方式上的某些特(FI() = 3806p > . 05; F2()=,p > · 05;
点,而这些特点又将影响到孩子的学校适应和同伴关系,民 F3()二,.

外来民工子弟父母养育方式和班级同伴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