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理论
第一节概述
--心理测量理论
测量与测量量表
测量含义
事物(物理属性、心理特征)
数字(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
法则(测量工具、心理测验)
测量要素
参照点(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单位(确定意义、相同的价值)
--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的参照点和单位
无绝对零点,注意智龄0岁、0分、0度的实际含义。
单位不完善,无统一单位,也不符合等距要求。
四种测量量表:命名、顺序、等距、等比
心理测量属于顺序量表,不过可以通过统计处理将顺序量表转化为等距量表数据,即将原始分转化为导出分数。
--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含义:行为样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测验是引起行为的工具; 行为样组含义;
标准化:测题、器具、指导语、评分标准、常模分数
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由行为推断心理特质)
相对性(没有绝对的心理量,只能了解心理水平的等级)
客观性(测验项目/刺激、对反应的量化、结果的推论)
--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验的分类
测验功能:智力、特殊能力、人格测验
测验材料:文字、操作、混合测验
测验控制:客观、投射测验
测验方式:个别、团体测验
测验要求:最高行为、典型行为测验
--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理论
测验观
错误测验观
测验万能论
测验无用论
心理测验即为智力测验
正确测验观
心理测验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决策辅助手段
心理测验作为方法和测量工具还不完善
--心理测量理论
8.7于松梅-心理测量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