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中风相关药对.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风相关药对.doc:..浅谈中风相关药对韩丽霞(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永安镇中心卫牛院152013)【中图分类号】R2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158-02【摘要】所谓“药对”,简单地说,即两味药的配对应用,它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目的讨论浅谈中风相关药对。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论我们所要论述的药对,不是随机取用两味药物的凑合,而是针对一定病证、提高临床疗效出发,从历代医药家用药经验中提炼出来、经过临床应用被证明确实行之有效、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一定组合法度的两种药物的配对。而中风相关药对则是由古今医家创造的、应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治疗的药对。【关键词】中风相关药对所谓“药对”,简单地说,即两味药的配对应用,它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前人将两味中药配伍应用后产牛的不同效应与反应,归纳于“七情和合”之中。其中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有利的,经常应用的;而相反、相恶是不利的,作为配伍禁忌看待,原则上是不能同用的。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药配伍应用己超出了“七情”的范围,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有从中药性能木身出发者,有从适应不同病证采取的治法出发者,丰富多彩。这样的配伍更为细致具体,更能适应临证的需要。因此,我们所要论述的药对,不是随机取用两味药物的凑合,而是针对一定病证、提高临床疗效出发,从历代医药家用药经验中提炼出来、经过临床应用被证明确实行之有效、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一定组合法度的两种药物的配对。而中风相关药对则是由古今医家创造的、应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治疗的药对。一、古代治疗中风药对方古代中风药对方,是指古代医家在中医传统治法和组方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风病因病机组成的一些确有疗效的药对方。这些药对方,只有两味药物组成,精而不杂,效专力宏,有许多至今仍被作为药对方或药对应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的临床治疗。女m中脏腑之闭证多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偏瘫,拘急抽搐。古人多用涌吐之法以豁痰开窍,如救急稀涎散(猪牙皂角、白矶)、矶皂散(白矶、猪牙皂角)即为代表方。属热闭者,兼见面红气粗、躁动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热熄风、豁痰开窍。常用组方有:二神散(常山、藜芦)、开关散(天南星、H龙脑)、白矶散(白矶、生姜)、白虎散(生石膏、辰砂)、导痰丸(枯白矶、僵蚕)、取涎丸(天南星、藜芦)、破根散(南星、冰片)、葛根索饼(葛粉、荆芥)等可以选用。属寒闭者,兼见面白唇紫、四肢不温、不烦不躁、苔腻脉滑。治宜散寒熄风,豁痰开窍。常用组方有:五绝透关散(生半夏、牙皂)、皂角散(萝卜子、皂角)、通关散(细辛、猪牙皂角)、醒神散(细子、猪牙皂角)、菖蒲饮(菖蒲、肉桂)等可以选用。脱证多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目合口开,手撒遗尿,汗出肢冷,脉沉微。治宜冋阳救逆,补气固脱。常用防风黄茂汤(防风、黄茂)加味。中经络乃风挟痰瘀,横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所致。症见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舌强语窘,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苔白,脉沉迟或弦滑。治宜熄风化痰,温阳通经。常用组方有:二圣汤(白僵蚕、附子)、木香附子汤(附子、南木香)、乌荆丸(川乌、荆芥穗)、正舌散(蝎梢、茯苓)、生姜生附汤(生附子、生姜)、夺命丹

浅谈中风相关药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