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年)2008-05-29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页广州市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巨大的海洋开发潜力和雄厚的海洋科技实力。随着广州市陆地资源与环境负荷的日益严重,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已成为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因此,为进一步明确广州市未来十五年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目标、产业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实施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和环境保护,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经济强市”目标,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规划》和《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广州市所辖海域,即北起广州港的黄埔港区西港界向东至东江北干流河口,包括狮子洋,向南至伶仃洋进口浅滩以北的海域,及管辖岛屿周围海域和外港锚地海域,以及海洋经济活动密切的毗邻陆域。规划期为2006-2020年,重点是2006-2010年,部分展望到2020年。一、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进入新世纪,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全面部署新世纪海洋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海洋经济总量连创新高。(一),,,。现有岛屿14个,,大于500m2的海岛有13个。,远高于广东省和相邻城市。港口航道资源优越,出海航道便畅,运输和集疏条件便利。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完工后,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深水岸线资源优良,南沙、沙仔岛、龙穴岛、小虎岛等处可规划建设大型港口。此外,海砂资源储量相当丰富,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加快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对全市经济辐射拉动作用显著2005年,,,%,大大高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海洋产业在全市、全省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5年,,,,,占全省海洋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2%。广州港是全国第二大海港及第三大海运基地,,位居全国第三;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8万标准箱;,占全省海洋交通营运收入的42%。 广州市是珠江口地区第一大造船基地,也是国家规划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05年,海洋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631348载重吨,,。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已成为广州市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滨海旅游业是广州市海洋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广东省滨海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业、海水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刚刚起步,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除海洋产业外,以各种投入产出关系与海洋产业建立经济技术联系的海洋相关产业,以及依托港口、海洋或岸线等条件形成的临海产业,它们所创造的间接价值对推动广州市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广州市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毗邻港澳,连接东盟,其区位影响辐射泛珠三角经济区其他省市和港澳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通往世界的主要口岸之一。广州市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增长速度、GDP总量及人均水平等名列全国前茅,,比上年增长13%,人均GDP达8393美元。经济外向性比较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列入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已有140家在广州投资。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尝试,广州市政策法规基本完善,体制和机制比较灵活,市场经济发育和活跃程度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南沙区的设立不仅为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强化了港口城市的定位和区位优势,提升了对华南及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而且使

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