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唐. 贺知章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37岁中了进士,一直在朝廷做官。少以文词知名,生性旷达,与李白、张旭等人都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人物。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幻灯片1幻灯片 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①咏柳:又名《柳枝词》。歌唱、赞美柳树。②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柳枝的颜色。③妆:古代妇女用胭脂粉修饰荣貌。装,装饰。这里形容柳枝的轻柔婀娜。④一:全部,整个。⑤丝绦: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⑥细叶: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⑦裁:剪裁。⑧似:好像,如同。咏柳(译文)婀娜的柳树,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丽,千万条的柳枝像丝带般在风中飘舞。不知道纤细精巧的柳叶出自谁的巧手?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这把神奇的剪刀。【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春风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这就为读者想象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那般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整体上看,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竹石-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