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死亡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报名序号:90周二班 西南大学2014—2015学年度2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目:死亡魅影下的拷问——死亡个案反思姓名   袁针云               学号   222014*********                  年级   2014级                专业   计算机科学                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015年5 月20日摘要: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死亡进行着不断的思考与认识,由死亡问题衍生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诗词歌赋、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可以说死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死神的镰刀又是怎么到来的,不仅仅是普通人所想的在家老死,更多的时候死亡是在你最不经意间到来。关键词:死亡恐怖袭击个人情趣情杀食品1、什么是死亡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死亡,简单的说就是生命的终结。古人有“蝼蚁尚且贪生”之叹,民间有“好死不如赖活着”之语,可知众生无不好生恶死,对于死亡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本能的逃避。然而,生命是脆弱的,必然会经历衰老、死亡。对于社会结构复杂、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人类来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莫之奈何的梦魇。面对死亡,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态度。2、我的死亡观人老了就会死,是大家自小就明白的道理。老人对死亡这个话题也是忌讳得很,谈到那个字眼就会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觉得这来自于他们对于生的渴望还有死的畏惧。活着人就有无限可能,能做许多事情,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死亡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每天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家与地区都有一些人悄悄离去,有的人只影响家人与朋友,徒留后人在一种悲伤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像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伟人影响的就是几代人。小的时候,还在老家读小学的我就亲眼看见大货车将一个小孩子撞得满地鲜血与脑花的场景。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人生的短暂与不平,那孩子还没有做出什么选择就匆匆离去,或许他是一个来自天堂的天使来视察人间的情况,并不愿久留。人们对于不知、不明的事物总有一种恐惧,就像死亡。每种文明关于死后的场景都有着不同的猜想,比如中华文明,认为人死后就会去极乐世界继续生活,那里也有地有房,所以每年清明节回家扫墓,我们都要给去世的人烧纸钱、纸房子等等,来寄托我们对于死者的怀念。还有西方文明,认为人死后会去天堂做天使,而来人间是为了赎罪。没有人知道死后的场景,所以大家都在幻想、猜测,而这正是源于我们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而不是避讳不谈。上《死亡现象解读》的老师第一节课就跟我们说:凡生必死。没错,人从出生开始就是走向死亡的,没有人能违反大自然的定律。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死是为了后代的生。我记得有一种老鼠很奇特,前期它会大量繁殖,老鼠的繁殖能力妇孺皆知,所以它们的数量会达到一个峰值,这时候它们就会集体自杀,而自杀的方式就是跳海,数以千计的老鼠尸体漂浮在海面上引来无数食肉动物的“青睐”。积极面对死亡,或许我们还有可能得到不同的东西,看见不一样的风景。我认识一位老婆婆,她并不像其他老人一样对死亡忌讳如深,相反她自己去殡仪馆定好自己死后的长眠之地,给后人减少压力,并且到现在也身体安康、神采奕奕。还有癌症患者抛弃一切外出旅游,健康回来的事例等

死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