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管理教学类】中学政治与其它各科教与学 2000年第1期双月刊(部分).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德育工作的几点理性思考(上)

聂树柯

教育部在《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文中指出:在德育与
智育等关系上,我们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
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实际状况,要特别强调加强和改
进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切实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我们中学的一
项重要工作。问题是德育工作如何改进和加强,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德水平。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过去的德育工作有所反思,进行理性思
考。做得正确的好的地方我们要坚持,不足之处要认真总结和记取,真正落
实中央精神。

一、关于德育工作加强“三性”的启示

教育部在《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文中指出:“实施《行
动计划》,也要从少年儿童抓起,我们必须重视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
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
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全面
发展打下基础。”
这段话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德育工作要加强和改进,主要是科学性、针
对性和实效性。让我们分段来思考一下。
.科学性
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是指德育首先是一门科学,来不得人们不顾其规律性
的内容任人随意地变换口号,变换说法。德育要符合所施加对象的年龄特征、
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不能不顾及对象的客观实际,口号不宜提得过高,因
为口号过高,学生接受不了,理解不了,也就实践不了。
这几年,一个是我们提的标准过高,用句比较形象的话来形容,就是让
小学生在朦胧中侈谈共产主义,给中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大学生和成人却在
进行“公民道德”的补课。另外,就是口号不但偏大而且多。这些都是有悖
德育科学性。
我们从德育的基本性质来思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德育的阶级
性。德育有没有阶级性?从当前条件下我们分析,肯定有。表现在哪里?在
指导思想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阶级
关系方面我们强调人民民主,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在国家制度方面,我们强
调党的领导。第二,德育有政治性。政治与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治是
讲处理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这一点不用过多分析。第三,德育有民族性。
因人群是以民族的方式组成的,于是又出现了民族的行为规范。就我国国情
而言,首先是中华民族的行为规范,当然还有各民族自己的行为规范。第四,
德育有人类共性。例如我们把人类俗称“地球村”,不管哪个阶级,不管哪
个国家,哪个集团,也不管哪个民族都讲保护环境、保护妇女儿童等。这类
规范是人类普遍决定的,也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
这四层关系,总的来看,是个正金字塔表,又可称正三角形。如图: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没有下面就没有上面。如贯彻马列主义,我们
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不能离开人类共性,不能离开中华民族,不能
离开中国特色。()从素质教育看,也是呈正金字塔型。大多数人处于中间。
极差,或说“坏人”和先进的尖子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是什么?
是人类共性和民族性的规范。只有搞好基础的教育,然后逐步提高,这种德
育工作最稳定,最有实效,否则容易假、空。这几年,我们的德育工作问题
恰恰是在这里,很长时间,我们把它倒过来了,结果,没有基础就没有提高,
很不稳。()从认知发展来看,特别是我们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最易接受
和最易巩固的,最应打好基础的,毫无疑问应是人类共性和民族性的内容,
同样我们也有极大的忽视和犯了急躁“冒进”病”()高层次的内容对于低
层次的内容有指导性。当我们到了一定时候,进行高层次的理论教育时,可
以巩固低层次的教育效果,并逐渐领悟更高层次的内容,行为规范也呈现稳
定性的提高。总结这几年来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归纳以下:第一,
一定要由低到高。一些共性的教育时间要长一点,巩固度强一些。第二,用
基础性的东西实现高层次的东西。第三,用高层次的内容来指导和强化低层
次的内容。过高则易空,过急则不稳,人们应当记取教训。
.针对性
我们德育工作不能离开中小学生的需求和实际,不能偏离中小学生的行
为能力。
教育部关于年的工作安排中指出:“在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上,要更加
重视德育。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具
有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精神,而不能什么都为钱。”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
出了我们这几年在德育工作针

【管理教学类】中学政治与其它各科教与学 2000年第1期双月刊(部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