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平县黄飘乡调查报告.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平县黄飘乡调查报告——手工艺制作一、黄飘基本概况黄飘乡位于黄平县东南部,距县城18公里。地跨东经107°55′—108°00′,北纬26°00′—26°05′之间。东连谷陇镇,西、北与新州镇毗邻,南与重兴乡接壤。,,。下辖13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87户,总人口14486人,其中农业人口14788人,占总人口的98%,居住有苗、汉、革三族(家)。耕地面积11798亩,其中田9080亩,土2718亩。境内山峦重叠,接岗连岭,自然寨大部分座落在山腰或谷畔。最高点黄飘大坡,,最低点两岔河口,海拔76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期253天。二、架桥节农历正月,阳历3月份左右,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久仰乡苗族人家传统的敬桥节,这一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据传有3000多年历史。过节时以家族为单位,分别到村寨外的桥边敬桥祭祖,吃酒欢娱,祈盼子嗣绵绵,族群兴旺。三、酸汤鱼苗家的酸汤鱼,是在黄飘苗族人敏颇为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它虽没有经过厨师精细地烹调,也没有费一滴油或更多的配料,但却以鲜、嫩、香、美为特色而名享天下。苗家酸汤最为著名,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酸香丰富,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几乎家家都有酸坛,少的一两个,多的好几个,甚至几十个。苗家酿制酸汤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种的香糯酿制而成,味型独特、酸鲜可口,在中式烹调味型里未寻到酸汤风味的味型。酸汤,有糟辣酸,著茹酸和米汤酸多种,煮鱼前,将适量的酸汤放入锅中或铁顶罐中煮开后,便把一条条活鲜鲜的鲤鱼,取出苦胆肠杂后,随即放入滚开的酸汤里,鱼还在活蹦跳,待快熟对,放入适量的盐、姜、蒜和一小点鱼香菜。吃时须蘸着放有盐、辣椒、花椒、木姜花、香蓼、葱蒜等拌好的辣椒水或把这些佐料同鱼搅拌而成。酸汤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四、服饰和银饰1、服饰黄飘苗族服饰在解放前,男女服装多为自纺自织自染自制,男士服装为兰靛浸染布料的黑色短底,对襟布扣,包青色头帕,过膝桶裤。长者喜穿长衫,拴青布腰带,入冬裹腿。解放后,男装多选购国家商品,与汉无异。女服装:黄飘苗族妇女极重视服装式样,有便装、盛装之分。女装以上衣和百褶裾为基本款式。解放前,以自纺织自染的青土布为主要材料,解放后多购国家绸缎和自织绵布为主要材料。用几何图案纹样、花草虫鱼绣花装饰,色彩艳丽,有其独特风格。每逢节日集会,姑娘们穿上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银饰,踏着悠扬的芦笙曲,翩翩起舞,其景非常动人。头饰:女孩长到七、八岁开始蓄发,先蓄头顶,逐年扩大,到十五、六岁蓄全发。童帽有猫儿帽、猫头鹰帽、瓜片女童棉帽等,帽周围均绣有吉祥含义的花草虫鱼花纹图案,有的还缀以银泡、银罗汉于帽沿。姑娘绾髻,耳旁留鬓发。戴平顶褶花帽,帽呈圆筒形,高约十公分,帽子表面刺绣精细小花,以织锦镶边,顶留小圆孔,内附以衬布,加固定型,戴帽时喜欢将花格手帕折成三角形系于帽外,一角重至颈后,两角打结于额前,显得清秀典雅。已婚妇女由戴帽变为包头帕,生育后便全包头帕。包头帕先梳理头发,在头发上插一木梳,后盘成髻,自髻底部到前额用一条宽约四指白布栓扎,再用天蓝色布条复扎于上,而后将一块二尺三、四寸长颜色与衣同色的头

黄平县黄飘乡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