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崇高与优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崇高与优美内容摘要: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一门学科。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美学思想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审美范畴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种类概念。崇高与优美属于审美范畴的两种,到底是什么,有怎样的特征,值得我们去认识和理解。关键词:崇高,壮美,惊心动魄,优美,和谐,心旷神怡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美的表现形态。崇高又称为是壮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并不是与作为审美对象总称的美一样,它与崇高相对。优美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西方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曾经从音乐家气质的角度,把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男子气的,尚武的,粗犷而又激动人心的;另一种则是甜蜜蜜、软绵绵的。罗马时期的西塞罗,则进一步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种:“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另一种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作是女性美,把威严看作是男性美。”[1]毕达哥拉斯和西塞罗的论述,比较恰当的阐释了崇高与优美。我国战国时期的《易传》从“阴阳”出发,认为“地道之美贵在阴与柔,天道之美贵在阳与刚”,我国古典美学也对崇高与优美作了简单阐述,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划分基本一致。在我国古代,把崇高成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公子季札到齐国访问,乐队为他表演音乐,当演奏到“秦”风时,季札说:“此之夏声,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孔子也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以上几例,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倘若欣赏对象没有了气势,或软弱或柔媚,也就体会不到崇高了。例如,当今的女模特,虽然也是高挑苗条,但是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美是优柔之美,而非崇高。而对于优美,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以下几种:第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第四,这些部分不棱角,彼此像熔成一片;第五,身材娇弱,不是突出地现出威武有力的样子;第六,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第七,如果有刺眼的颜色,也要配上其他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①虽然柏克对优美的形式特征进行了总结,但是,他忽略了优美的本质特征。可以按照他对优美的品质举例。我们可以选择一块比较小的、表面光滑且凹凸不平而非棱角的石头,它没有鲜明的颜色,可以给它涂上鲜艳的红色,但是它很刺眼,我们再给它刷上其他的颜色调和一下使鲜艳的红不那么刺眼。最后我们再看这块“石头”,它也符合柏克对优美的定义,但是我们不认为它是优美的,更不是崇高,是滑稽,是可笑,是丑陋。在我国,陆机《文赋》中有这么一段:“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什

崇高与优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1-20